這個偏執的青年掌柜叫蔡世力,出生于1987年。大學畢業后,他曾在外地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有一天,我發現在外面走累了,想回到家鄉,卻發現,她不是以前的樣子了。”蔡世力說。
因為大學期間,蔡世力為參加一個攝影比賽,利用假期回家鄉拍攝。就是這一次深入的行走,讓蔡世力驚嘆故鄉深厚的閩南文化積淀,那些過去從沒被當回事的番仔樓里,有那么多漂泊遠方的思念和魂歸故里的傾訴。
那時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應該過的太穩定,蔡世力便在朋友的支持下,辭掉工作回到家鄉,租下了一座老石厝的一樓開起了永寧衛青年旅舍。
但開客棧賺錢不是最重要的,他的“野心”更大。他要推動整個永寧的旅游,他要把這件事當成一輩子的事業去做。去年他又將一棟番仔樓變身為公益圖書館。
從手繪地圖到微信導游,蔡世力把這座老城的點點滴滴都濃縮在精煉的文字和圖形中。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各種嘲笑,他只能當做耳旁風。
永寧衛城門
去年,蔡世力把一座番仔建筑——熙寶樓變身為公益圖書館,費了不少周折。
熙寶樓是華僑陳煥熙先生為完成父親遺愿,花費20年時間于1963年建成。這棟番仔樓原叫春暉樓,后取自夫妻倆的名字,改成熙寶樓。二樓陽臺廊柱上嵌聯“煥若寶珠光祖德,熙如珍品靄鴻禧”,印證著夫妻二人溫馨、深情的愛情往事。
番仔樓之董氏洋樓
92歲高齡的陳煥熙老人當時居住在菲律賓,因愛妻過世,漸少回去。從前年開始,蔡世力想將其承租下來,陳老先生擔心祖宅被過多商業化,而婉拒他的要求,雙方先后還多次聯系溝通,均無果。
去年年年初,事情出現轉機,因房屋被盜,加上宗親諫言蔡世力推廣家鄉,在公益上付出諸多努力。最終,陳煥熙被蔡世力的誠意打動,同意將房屋租給他。
蔡世力在介紹景點
蔡世力用三個詞形容自己:堅定、敢為、樂活。
“堅定:我一直是個有主見,也有能力去維護這份主見的人。二、敢為。我是做了一些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當然,有時候需要為這些事情去買單。三、樂活。不管怎么樣,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非常開心,她讓我的狀態很好,我也十分熱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