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閩南趙家堡 700年前流落異鄉的皇族

    來源:《環球人文地理》 2013-12-03 17:16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古韻遺風:

    “吃丁棹”、“考龜”、象頭衣婚禮

      趙家堡里的后人們仍舊保留著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

      每年過元宵節要舉行“吃丁棹”儀式。也就是這一年里結婚、生子的夫妻都要到祠堂來大宴賓客,邀請全村16歲以上的男丁出席參與。雖然只是一場宴席,但卻提醒著每個成員趙氏后代的身份,每增添一個人員都關系到趙氏家族——也就是曾經皇家血脈的延續。

    山清水秀的地方

      “行社”也是趙家堡的重要習俗之一。每年正月十八,大家會把各個祠堂、廟里的菩薩全都扛出來,繞著村子游行。同時,自己的祖先也會當菩薩一樣來敬奉,在每年正月十五還要祭“十八帝神像”——所謂十八帝神像,也就是宋朝歷代帝王的畫像,當年由趙若和掌管。這幅畫像是趙家的傳家寶,50年代還曾被借到漳州展覽過,可惜在“文革”十年動亂中遺失。

    老宅

      趙家堡還有別有興味的“考龜”活動。每年正月,人們在場子里樹起靶子,讓趙氏子孫們參加射擊比賽。前三名的獎品是用糯米粉蒸出來的既好吃又形神畢肖的龜形糕,小的10來斤,大的重達20~30斤,誰能把巨大的糯米龜扛回家,必定能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村里的老人告訴筆者,“龜”與“歸”諧音,體現了他們這群異鄉人心中回歸故里的美好夙愿,而比賽的目的,是鼓勵趙家后代通過各種途徑建功立業。

    美景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地的“象頭衣”婚禮。新人在行禮時手里必須拿著白布條,新郎新娘在結婚當天全穿白衣白褲,新娘還要系上一條純白的圍裙,這樣的一對禮服被稱為“象頭衣”。這套衣服在婚后會被新人珍藏,直到父母去世時才重新拿出來穿,然后把結婚時拿在手里的白布條扎在頭上戴孝,等“作七”(人去世后7天)后再收藏起來。最終,這白色的“象頭衣”會作為陪葬品一同入土。據說,之所以大喜的日子里要這樣裝扮,是要讓人們即使在結婚時也不忘祖先、不忘“孝”道……(文/文子 圖/余建華 葉迎春)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看見惠安|惠安小天壇 雙擁之花綻放八閩大地 ——福建推進新時 漳州以舊換新補貼 再辟新渠道 漳州快遞小哥榮膺全國青年先鋒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場火熱 從50年前的這篇報道,感悟總書記的勞動本 蘇頌書院正式落成 廈門再添一處人文地標 廈門和美天地開門迎客 商業面積約6萬平方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