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了整個南美的巴西,始于葡萄牙人對于黃金的夢想,創造過不可思議的財富。在這里,一切都可以改變:印第安人把搏斗變成舞蹈,建筑師把叢林變為城市,奴隸學會了生存的藝術,快樂隨處可見。然后,銘記于每一代人心中的生活態度,則永遠都不會改變。
熱力巴西
黑金王朝
1723年,法國人渡海將第一棵咖啡樹種植在中美洲的馬提尼克島。1727年,巴西開始種植咖啡。在18世紀至20世紀兩百年間,大約有300萬非洲人被帶進私人咖啡園,另有500萬人去了甘蔗田工作。非洲與南美洲的命運從此徹底改變。
坐在里約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眼前正進行著一場排球比賽。玩排球的人都是典型的里約人—完美身材、古銅色皮膚。陪我一起看的伙伴馬力歐,是個在里約生活了十多年的美國人。他指著其中穿紅色泳褲的黑人說:看到嗎,那是個地地道道的非洲人。他可能住在Favela,不過一起玩的白人,也許就是旁邊公寓大廈里的富翁。
Favela是在一個山腳下臨時搭建的簡陋貧民窟,雨季山體會有小面積滑坡,泥土就掉落在科帕卡巴納海灘旁的公寓大廈前,如此格局仿佛是邁阿密與加爾各答的結合體,常人眼中的天堂地獄僅一路之隔。黑人們的祖先大都是18世紀跟隨咖啡一同來到巴西的奴隸。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巴西,在18世紀到20世紀的兩百年間,大約有300萬非洲人被帶進私人咖啡園,另有500萬人去了甘蔗田工作。非洲與南美洲的命運因此徹底改變。
咖啡帝國最興盛的地方就在里約,在那里種植三四百萬株咖啡樹是很普通的事情。而我此行往里約附近,正是想要尋找當時赫赫有名的咖啡王—葡萄牙貴族Grao-Mogol。他所經營的巨大咖啡園位于RioClaro,一個小有名氣的市郊農業小鎮。
剛剛進城,就鉆進臨街的一間咖啡館里躲太陽。老板娘是一位戴著眼鏡、身材圓胖的女士。我走到柜臺點了一杯巴西式的濃縮咖啡,叫做“Cafezinho”。這種濃縮咖啡的泡制方法是用滾燙的熱水慢慢沖泡一個類似短襪子的咖啡袋子,等全部濾過之后,再重新用這些熱水過濾,如此重復幾遍,直到達到你滿意的濃度為止。
雖然味道極為苦澀,但也香濃無比。法文稱其為“Jusdechausette”,意思是皮鞋汁“Shoejuice”。泡好后老板娘的小兒子—帶著棒球帽的10歲男孩,幫我將咖啡倒進一個粗柄的小杯子里,那里已經盛了大約半杯蔗糖。甜膩濃厚的口感,好像一記重拳打在太陽穴上,一路顛簸恍惚的精神瞬間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