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旅行者的夢想
她的港口邊、飄著魚腥味的廉價小酒館是探戈醉生夢死的誕生地;她的心臟、五月廣場是阿根廷獨立革命偉大的母親,如今卻成為另一批母親抗爭的地點;她是南半球唯一一個24小時運行的派對大都會;她提供全球最頂尖的牛排和葡萄酒;她是拉丁美洲的巴黎、佛羅倫薩、巴塞羅那,你可以在那些輻射線狀的街道上追溯一個世紀前的藝術風尚;她容納各種膚色的居民,印第安人、歐洲人、亞洲人,還有最早的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后代,他們被稱為馬卓人,意為“孤兒”,他們曾經生長在馬背上,用牛皮和人們交換酒和馬黛茶,如今只存在于極其私人的場景之中。
布宜諾斯艾利斯
她每年舉辦南美洲最大的藝術博覽會:藝術布宜諾斯艾利斯,吸引著各種獵奇的策展人和收藏家,他們一面懷有強烈的對殖民時代的懷舊情緒,一面又渴望挖掘到這個民族新興的賣點;她的城市貧民窟正以令人驚悚的速度向內外擴張,洋鐵片和塑料布正吞噬著那些年老色衰的街道,可那里最貧窮的孩子卻懷揣最炙熱的足球夢想。
她在200年前還僅僅是一個港口漁村,19世紀下半葉已經一躍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幾個國家之一,7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和國內政局動蕩的劇烈影響,至今只能回望輝煌的過去;她向世界世界獻上這些榮耀的名字:格瓦拉、博爾赫斯、卡洛斯·賈德爾、貝隆夫人、馬拉多納……
你只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任意一家咖啡館中停留片刻,就能體會到這座城市的性格與沖突是如何在空氣中安詳地融合的;你只需和當地人同喝一壺馬黛茶,聊上半個小時,就能發現這些快樂、寧靜、與你我并無不同的現代人身上,依舊流淌著血色的記憶……現在,請你跟隨我們的腳步,一同感受布宜諾斯艾利斯火焰般燃燒的激情、與天性中的流浪者的孤寂。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城市呢喃
第一次從巴士或出租車里鉆出來、吸入一大口清新的空氣、把雙腳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著名的五月廣場上的人,都會禁不住高呼:我難道不是在歐洲嗎?
城市的呢喃
沒錯,你正站在廣場中央,身邊就是一座金字塔形的紀念碑,塔頂的自由女神塑像和你在佛羅倫薩圣十字廣場上看到的任何一位女神無異。只不過你從導游手冊上看到眼前這一座是為紀念1810年的五月革命而建的—在那場革命中,當地人與西班牙后裔聯手,趁著拿破侖入侵西班牙本土的亂子推翻了殖民總督,建立了今天的阿根廷。
緊接著,你迎著光芒望向東方,一座泛著華麗的玫瑰色澤的典雅建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大批的游客正涌在門前照相,試圖把自己和五月革命領導者貝爾格拉諾將軍那巨大的銅像一起框在取景框里。這里就是阿根廷的政治權力中心:總統府;當然它還有個浪漫的名字:玫瑰宮。你又會覺得這座建筑與皇馬球迷們愛稱為豐收女神廣場上的老郵政局(現為馬德里政府)有幾分神似,這是必然的,因為它們都是同一時期由西班牙人建造的。
像巴黎的凱旋門一樣,以五月廣場為核心,眾多街道呈輻射狀向城市蔓延。你走上其中的一條五月大道去買杯咖啡,街角的咖啡館門前有兩根希臘科林斯柱,推開門則是一條精巧的螺旋樓梯,長腿女孩渾身散發著巴黎的新古典主義精神,笑著問你Quéhemosdebeber(喝點什么)?當你端著略帶酸味的南美咖啡走出來時,迎面撞見一座高得讓人頸椎疼的大樓,你從它優美的曲線和略帶壓抑的特征立刻斷定這是一座新藝術時期的杰作。沒錯,這座巴羅洛宮的設計師意大利人馬里奧是但丁的忠實信徒,力求用這座建筑表現《神曲》的宇宙觀:地下室和底樓代表地獄、1~14層代表煉獄、15~22層代表天堂。這讓你倒吸一口冷氣,整整一片太平洋都沒能攔住眾神審判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