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下梅村之前,總把下梅村聽成廈門,帶著一種探尋的心情來到下梅古村,一下車便看到一塊石頭紀念碑,晉商萬里的茶路起點,下梅村的歷史文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想去深入了解這充滿歷史文化的古村落。
下梅村的石頭紀念碑
下梅,座落在武夷山市東部,離武夷山市區6公里,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8公里,梅溪是武夷山東部的有名的溪流,下梅村位于梅溪的下游,因此而得名。
一個清幽的地方
早在新石器石器,下梅村就有人類在這里居住,村落建于隋朝,里坊興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
茶在這里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明末清初,下梅村是武夷巖茶外銷的集散地。晉商萬里茶路,是清代中后期山西晉商與閩、鄂、湘等產茶區的茶商們共同開辟的一條綿延200多年的茶葉貿易之路。
悠悠古鎮
山西省榆次市常氏,與崇安縣(現武夷山市)下梅村鄒氏景隆茶商,共同建立的茶商貿易伙伴關系,并在武夷巖茶主產區東面的下梅街設立茶庫,茶坊,在水路梅溪茶埠,收購茶葉,請用當地茶師自辦巖茶加工坊,將散茶精制加工成紅茶等,集運至山西,匯集后再轉運出關,送往中俄蒙交界處的買賣城恰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