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旅游 > 旅游攻略 > 正文

    《2017全域旅游發展報告》發布 改革成效初顯

    來源:國家旅游局 2017-08-23 10:56 http://www.vistrails.com/

      5.形成了全域旅游政策體系

      國家旅游局加強頂層設計,與發改委、農業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土資源部、教育部、體育總局、中醫藥局等多個部門合作,先后發布了《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關于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通知》《關于組織開展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創建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文件,以及《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等具有針對性的規劃文件,對此類新興旅游方式進行規劃和指導。國家旅游局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多措并舉、全面發力,全域旅游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從“點上發力”到“系統推進”的政策革命。

      98%的創建單位出臺了《創建實施方案》《創建實施意見》《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全域旅游發展獎勵辦法》《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或《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ǘ┊a業融合發展

      1.旅游優勢產業開始形成

      創建單位中旅游優勢產業開始形成。2016年,500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億人次,約占全國旅游人數的40.5%,同比增長20%,旅游總收入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接待過夜的國內外游客7.3億人次,占接待總人數的40%,同比增長21%。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值為21.5%,一些旅游業發達的創建單位甚至高達40%以上。

      2.“旅游+”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產品和業態不斷創新升級

      在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堅持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各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文化個性,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提升旅游產品品質,旅游產品和業態不斷涌現,受到了游客和資本的雙重追逐。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推動“旅游+城鎮化、工業化和商貿”,形成美麗鄉村、旅游小鎮、森林小鎮、風情縣城、文化街區、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支持旅游綜合體、主題功能區、中央游憩區等新型城鄉旅游產品。形成旅游用品、戶外休閑用品和旅游裝備等新型旅游制造業態。比如,浙江省政府首批公布的60個特色產業小鎮中,有15個旅游小鎮全部按照5A級旅游景區標準創建。

      二是“旅游+農業、林業和水利”,形成現代農業莊園,共享農莊、田園綜合體、家庭農場、家庭牧場、精品民宿、森林人家、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等新興旅游產品,形成了定制農業、會展農業、眾籌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比如,山東省要在全省打造100個鄉村旅游集群片區、200個鄉村旅游園區。大力實施精品培育工程,在全省著力打造50個國家級精品鄉村旅游園區。

      三是“旅游+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形成科技旅游、研學旅游、醫療健康旅游、中醫藥旅游、養生養老旅游等健康旅游產品與業態,形成了大型演藝、主題公園、文創園、音樂公園、藝術中心等文創產業和冰雪運動、山地戶外、水上運動、汽車摩托車運動等體育旅游。

      四是“旅游+交通、環保和國土”,形成了自由行旅游產品,包括自駕車房車營地、公路旅游區、特色交通旅游郵輪游艇旅游、低空旅游、航空旅游小鎮、低空旅游飛行器、海洋海島旅游等新型旅游產品與業態。

      五是“旅游+互聯網”,形成了在線旅游產品,如旅游互聯網金融、內容創造性產品、分享型旅游產品等;旅游大數據與智慧旅游產品,如各地旅游大數據中心、旅游大數據應用、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政務、未來景區、未來酒店等。

      3.投融資活力十足,全域旅游成為社會投資熱點

      在發展全域旅游過程中,政府作為旅游投融資的主導部門,制定相應的投融資優惠政策,保持相關政策的長期穩定性,活躍旅游投融資市場,同時建立健全關于旅游投資方面的法律法規,以抑制旅游投融資活動中的非理性行為和短期行為。65%的創建單位利用財政資金紛紛設立了旅游產業發展基金,或利用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成立旅游產業發展基金,或鼓勵大型旅游企業成立旅游產業發展基金,旅游產業固定投資機制基本形成。43%的創建單位成立國有“投融資平臺”,發揮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作用。87%的創建單位積極爭取國債項目、國債貼息、扶貧基金項目、生態保護項目、文物保護項目、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基金的支持,統籌利用財政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能。在東部發達地區或旅游發達地區,各地政府鼓勵和獎勵旅游企業上市融資,積極培育旅游業上市公司。

      全域旅游投資逆勢增長,成為社會投資的熱點領域。2016年各創建單位新增項目7043個,實際完成投資3249億元,占旅游投資總額的25%;全年民營資本投資全域旅游1118億元,占34.4%,充分顯示了旅游產業的活力。從投向的領域來看,主要投向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旅游景區、酒店等。從投向的業態來看,休閑度假類投資明顯增長,以商務旅游、親子旅游、農業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類投資為主,增長比率大幅超越傳統觀光類旅游投資,表明全域旅游開始改變傳統觀光型旅游模式,呈現出多元化、復合型的旅游發展新動向。

      4.全域旅游成為脫貧致富的生力軍

      全域旅游對于促進農民創業增收、實現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旅游行業屬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鏈長,對西部地區扶貧效果良好。全域旅游是一條富民之路,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是實現“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的必由之路。泰寧縣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超全縣GDP的1/3,旅游收入在農民純收入構成中占1/4,旅游從業人員占全縣總勞動力的1/5,其中,旅游帶動脫貧人口占脫貧人口總數的35%。河北省淶水縣計鹿村2015年人均年收入為2000多元,2016年縣旅游部門引導村民借助冰雪旅游發展農家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3500元,實現了整村脫貧。寧夏西吉縣龍王壩村、四川綿陽南華村等地的農民“搖身一變”成為導游、服務員,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

      東部地區旅游需求旺盛,各地發展全域旅游注重擴大旅游惠民覆蓋面,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推動旅游與社會資源、民生資源的深度融合,旅游成為東部地區服務業的龍頭產業,致富一大批郊區和鄉村地區的老百姓。以蘇州為例,全域旅游成為蘇州撬動服務業,提質增效的新杠桿,在蘇州全力打造全域聯動的大旅游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旅游業還成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位于蘇州南端的震澤鎮,憑借優質的生態和豐富多元的江南文化體驗項目,平均每天都吸引千余名游客到來。這個憑借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建設起來的新農村,每年的旅游收入已突破2000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3.5萬元以上,“村美民富”成了這里真實的寫照。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驚蟄時節怎么養生?這樣“捂、吃、按、動”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體時間 今天幾點幾分打
  • 為什么連續五年沒有“大年三十”?會影響過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說的 短時間內失血量超過總血量20%會導致休克 超37萬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長明顯 5月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9億人 北京今天以晴為主 陣風6級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塵等天氣 這些機場航班運行可 中央氣象臺:江南南部華南北部降水顯著偏 逛博物館、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