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該局先后在多條海鮮街推廣使用防作弊電子秤,張貼“先計價、后消費”宣傳海報300余張,投放印制有“先計價、后消費”提示信息和消費者投訴電話的不銹鋼臺卡(牌)2050個,張貼有各監管所快速投訴處理電話的公示牌800余塊。
此外,該局還與新區辦事處等單位開展聯合執法,要求市場開辦方落實主體責任,齊抓共管。充分發揮公示曝光和信用懲戒作用,引導經營者共創誠信消費環境。該局在海鮮消費重點街區和人群密集區域設置10塊大尺寸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海鮮市場消費溫馨提示信息,對不誠信經營戶進行曝光。同時在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網站予以信息公示,將相關處罰信息推送至深圳信用網、信用廣東、信用中國網站。“3.15”時期,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大鵬局、深圳市消委會及征信部門聯合曝光了首批嚴重不誠信經營商戶14家。
砥礪前行,緊抓不放,營造誠信規范的旅游海鮮市場消費環境
2017年,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大鵬局圍繞大鵬新區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繼續精準發力。
今年春節前后,他們專題部署海鮮消費旺季前的整治工作,按照打擊力度不減、消除監管死角、宣傳規范提升的要求,覆蓋地理位置偏遠、監管相對薄弱的區域,海鮮市場整治繼續向縱深推進。
上半年,該局召開海鮮市場經營戶誠信告誡會3次,開展集中執法整治行動11次,出動人員160人次,檢查海鮮商戶330余家次,發放相關資料430余份,發放統一格式海鮮標價牌5000個,免費配發防作弊電子秤200臺,覆蓋轄區60%以上的海鮮經營戶。對標價不規范的12家餐廳發出整改通知,查扣不合格計量器具17臺,立案26宗。
此外,他們在監管工作繼續出新招:統一市面常見海鮮規范名稱,在主要海鮮街升級推行“十個統一”工作措施;建立暗訪機制,配備4人專職開展海鮮街日常明查和重點消費區域暗訪工作;邀請水產專家參與辦案,查辦3宗以假充真、價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破除經營戶欺客宰客的僥幸心理。
為促進新區旅游海鮮消費行業經營品質的提升,該局還探索開展《海鮮街設施與服務質量規范》標準編制工作。
(孟繼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