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寧海提出全域化旅游的口號,提升鄉村旅游的檔次,以及和城市旅游的融合度,全力沖刺“國家旅游示范區”,并最終成為長三角最佳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幾年來,這個東海之濱“魚米之鄉”的旅游業拿出了漂亮的數據,全縣旅游接待人次從2011年的687萬增加至2016年的1188多萬人次,年均增長13%以上;旅游總收入從2011年的62.8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131.1多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旅游業成為寧??h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讓好山好水成為靚麗的寧海金名片
一個城市,有了山就有了仙境,有了水就有了靈氣。對寧海這個山水兼優的小城來說,保護好這一方山水,是寧海搞好旅游產業,發展寧海經濟永遠不變的命根子。
回顧寧??h世紀之交以來走過的十多年歷程,歷屆縣委、縣政府抓生態、建生態的決心始終沒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沒有變,“環境優先、生態立縣”的戰略始終沒有變,生態文明建設、循環經濟發展、“兩美”寧海建設等工作縱深推進,走出了一條具有寧海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寧海人深諳,生態是寧海早日躋身全國強縣第一方陣的優勢所在。“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寧??h領導眼里,這就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也是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這個理念深刻體現在寧海人在治水工作上不遺余力的努力:十幾年前,寧海人開始著手治水;五年前,縣里集中力量實施五大溪流整治活動;2013年,縣里啟動了清水治污三年專項行動計劃;三年前,寧海人豪邁地喊出“讓好山好水成為靚麗的名片”的治水承諾……如今,寧海又率先提出了全域消滅V類水目標,把治水工作引向深入??梢哉f,寧海歷屆班子領導把這沉甸甸的“接力棒”堅定地一棒棒傳遞,把治水工作一次次推向了高潮,使包括白溪在內的眾多溪流重煥勃勃生機。特別是五水共治開展三年多來,寧??h上下同欲、眾志成城,“清三河”基本完成,縣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83.3%,分別比2014年提高了25個和33.3個百分點,劣V類水比率從17.1%減少到15.7%,治水綜合滿意度連續兩年位居全市首位。水環境質量提高的背后,是當地堅持源頭治理,追求綠色發展的不懈努力;是不斷創新各項機制,共護一方碧水清波的執著堅守;是寧海人對于“生態立縣、環境優先”這一目標的深度共識。今年,寧海緊盯影響環境的突出問題,自我加壓、鐵拳出擊。全力打好污水剿滅戰,實施治水百億工程,重點突破截污納管,領先實現污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排水全許可,建成污水零直排區,提出了2017年首先消滅Ⅴ類水。
寧海人還從全力打造生態建設新標桿出發,以更大的手筆打造風景。結合“四邊三化”“兩路兩側”行動,深化大森林、大景區建設,推進全域景觀化打造。啟動實施“三年造綠添彩大行動”,開展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和塊狀、帶狀、線狀景觀造林,大規模開展沿路、沿溪、沿村、沿海造林,推進拆墻建綠、拆違增綠。把山水林田湖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統一開展景觀規劃設計和建設,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人居環境獎城市。
好山好水正成為靚麗的寧海金名片,生態環境質量連續多年保持省市領先,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浙江省美麗縣城建設試點縣等榮譽紛至沓來,旅游工作在生態建設過程中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