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時評 > 教育時評 > 正文

    河南老師批評學生上課帶手機被打最新:為什么不敢批評

    來源:人民日報 2017-01-05 17:24 http://www.vistrails.com/

    ­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批評學生成了個“事兒”。不信,你看最近的新聞:河南省信陽市某高中老師,因批評學生上課帶手機,被學生家長毆打致右耳膜穿孔;湖北省赤壁市某初中老師,批評了一位逃課去網吧的學生,結果學生離家出走,老師苦尋6天才將其找回……

    ­  老子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涩F如今,老師批評學生,怎么那么容易“惹禍上身”呢?

    ­  應該看到進步的一面。那就是,“教與學”的關系越來越擺脫原來“天地君親師”的唯上論、唯師論,越來越追求“教學相長”的境界、師生平等的關系。近一年多來,教育界發出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教育也要“供給側改革”,要貼近“學生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即使是選拔錄取,也不能“見分不見人”。

    ­  在這樣的情形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贏得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尊重,也就成為大勢所趨。那些原來見怪不怪的體罰陋習,已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上有師德“紅線”,下有自媒體遍地開花、“捂蓋子”越來越難的社會監督,一些品行不端的老師受到了懲罰,敢于觸碰底線的人越來越少。

    ­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做得不對,老師自然要批評,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稱之為“教育”呢?問題似乎就出在這里。今天的孩子,都是每家每戶的“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圍著轉,不但習慣了對長輩呼來喝去,長輩還一副“很受用”的模樣。試想,這樣的孩子進入了學校,面對老師的批評,怎能坦然接受?一遇批評,孩子往往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揭竿而起”、離家出走,要么向家長“告狀”??杀氖?,“熊孩子”背后往往是“熊大人”,一聽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便老大不痛快:我都舍不得批評,你竟敢批評,那還了得?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女兒女婿鬧離婚 岳母提前立遺囑 防財產“外
  • 賴當局全面發動政治追殺?中國國民黨多個黨
  • 國臺辦發言人:宋濤近期連續會見臺灣重要人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習近平就伊朗發生嚴重爆炸事件向伊朗總統 趙樂際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 王滬寧主持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