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對一問答平臺,“會員專區”“定制付費”等產品形式也應運而生。就在近期,TMT社群媒體鈦媒體也發布了專業版的付費服務產品,表示要在付費專業版中提供更加優質的內容、數據、信息。
曾體驗過內容付費產品的章凌對此持懷疑態度,“早期的互聯網為了爭奪用戶,內容幾乎都是免費的,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收費以后,不怕產品‘夭折’嗎?”
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說,推出付費定制服務已經醞釀了3年。“用戶一直以來沒有為虛擬服務付費的習慣,唯一成功的只有游戲。”但是“付費的專業內容和免費的新聞內容是有本質區別的,鈦媒體Pro專業版的重點不是新聞內容,而是專業數據和知識服務,要在幫助專業人士提高知識獲取效率、搭建專業圈子的社交平臺、提高工作效率3個層面滿足到專業用戶的需求。”
“在信息已經嚴重泛濫過載的時代,優質內容的篩選與針對性的匹配可能更符合用戶注意力與時間稀缺的特性。”科技自媒體人王新喜同樣認為大多數付費內容瞄準的是為高端人群提供專業內容,“能花錢的就不用花時間,過濾內容比花費時間尋找內容更有價值。”
一些自媒體人的感受是,對于付費內容,作者會更加負責。每次琦殿在回復網友的問題時,都會再三斟酌,“因為網友為你付費了,回答的時候會為對方考慮,盡量寫得全面,去照顧粉絲的情緒。”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一些普通網民中,求知欲、能夠解決具體的專業問題、獲得社交談資、消遣放松、對應試和升遷有幫助等幾項因素,成為愿意花費金錢購買知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