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招數成效甚微
實際上,在遭遇斷崖式下跌之后,百潤股份就開始“出招自救”。從2016年起,百潤股份不斷進行去庫存。巴克斯酒業市場總監王傳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銳澳預調雞尾酒渠道庫存已降至130萬-150萬箱。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百潤股份去年上半年積極去庫存,但仍難掩虧損之勢。據百潤股份2016年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僅為4.2億元,相比去年16.88億元下降12.6億元,凈利潤仍為1.45億元。
此外,百潤股份去年還相繼推出新品力挽頹勢。其中新推出的產品包括酒精度5%的“ORIGINAL(本味)”系列以及酒精度8%的“STRONG(強爽)”系列,并已完成重點區域鋪貨。然而,新產品的面世并未在銷量上給予百潤股份很大幫助。據銳澳天貓旗艦店數據顯示,ORIGINAL(本味)僅有1000多條評論,而在青島啤酒官方旗艦店中,青島啤酒評論則多達5萬多條。此外,在 STRONG(強爽)下面,竟然有47條評論顯示該口味并不好喝。
不僅如此,百潤股份還對原“微醺”系列進行了口味升級。而巴克斯酒業內部員工甚至坦言,微醺系列產品消費者黏性不強,消費者持續重復購買率也并不高。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百潤股份不斷在市場上屢試新招,然而市場終端的反響并不樂觀,短期內百潤股份恐怕難挽頹勢。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文 宋媛媛/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