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是裁員,只是公司人員結構的‘優化’和調整。”2016年12月底,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簡稱“阿木”)在其公司位于東四環的會議室不停地向記者解釋、強調。
對于員工的結構調整,阿木以及整個樂視并沒有回避:人有出有進,尤其在公司面臨困難和戰略調整時,這是不得已的行為。
實際上,在2016年,許多互聯網公司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不同的是,有的企業能夠盡可能給員工更多補償,有的則涉嫌變相裁員,逼迫他們主動離職。
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逐漸步入成熟期之時,員工的權益保障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
樂視正面回應“裁員”
有關樂視“裁員”的報道開始于2016年11月6日,樂視掌門人賈躍亭在給內部員工的信中承認,因為公司發展過快,部分領域的資金鏈出現緊張,需要調整節奏,放慢速度,從“蒙眼狂奔”轉變為“點剎”和“換擋”。
樂視作為近幾年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的翹楚,其業務和人員都經歷了快速膨脹。業務范圍不僅包括手機、電視、電動汽車等硬件領域,還包括體育、影視、金融、大數據軟件等子生態領域,不僅有上市公司業務,還有更多非上市業務。
樂視擴張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其人員的迅速增加。有媒體報道,其在2016年一年,員工增加數量就超過5000人,其全部員工約1.5萬人。
樂視的快速發展,被認為是典型的互聯網企業經營模式,依靠“燒錢”,迅速擴張,占領市場。樂視也一度實現了其目標,比如,其虧本銷售的“超級手機”上線1年多時間,迅速賣出約1700萬部。“超過一般手機企業5年到8年的量。”對此,阿木和他的同事帶著自豪。
也正因為業務擴張太快,攤子鋪得過大,管理沒能及時跟上,再加上其電動汽車業務耗資巨大,樂視首先在其手機業務上出現了資金短缺,隨之公司其他業務的資金緊張問題也暴露出來。對此,阿木以及整個樂視并不否認。
公司業務調整不可避免,由規模擴張到盈利需求的轉變也更加緊迫。這首先反映在員工的調整和縮減上。約10%的員工被卷入這輪風波之中,總人數超千人。
在采訪中,阿木更愿意用“換人用人”和“優化”來描述此次組織變化。一部分高管和員工因不符合公司發展要求,被“優化”。“組織變革是賈躍亭內部信傳遞出的一個明確信息,換人和用人成為樂視開啟戰略第二階段的信號燈。”阿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