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調控化解房地產庫存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分化狀態:一二線城市中的熱點城市房價較高且持續上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針對這種情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這為做好下一步化解房地產庫存工作指明了方向。
對于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熱點城市,應適當調整土地政策,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同時注意盤活城市內的閑置和低效用地,以增加住房有效供給。落實人地掛鉤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特大城市應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城市中心地帶的土地、人口等壓力,進而減輕住房供應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均有明顯改善的城市群。還應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破除制約房地產業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可以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赓U企業發展。同時,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范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為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對于房地產庫存較多的三四線城市,應重點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渠道,消化房地產庫存。為此,需要采取以下思路和措施:一是按照發展城市群的要求,推進三四線城市與特大城市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其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二是研究出臺配套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民到三四線城市買房。比如,可以設立住宅政策性銀行,為農民進城購房提供低息貸款;設立政策性住房擔保公司,為農民向銀行申請房貸提供擔保;等等。三是抓住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抓緊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推動相關產業落戶中小城市,讓到城市購房的農民能夠盡快找到工作,在城市長期定居。有關調查表明,許多農民之所以對到中小城市買房猶豫不決,就是擔心在城市安家落戶后找不到穩定工作、沒有穩定收入;擔心城市的生活費用明顯高于農村,時間長了會支撐不下去,最后還得返回農村。因此,在積極幫助農民進城買房的同時,還應積極對進城農民開展培訓,幫助他們盡快掌握一技之長和相關知識,解決其進城定居面臨的就業困難等問題,讓他們盡快熟悉和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