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少紅家告別漏風漏雨 好人崔曉林父子帶工人免費修房

    來源:閩南網 2014-12-14 07:51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摘要]崔曉林說,房子不會漏雨了,漏風的地方也補上了,少紅和王阿婆不用擔心了

      閩南網12月14日訊 還記得悠長小巷中挽手走來的那對母女嗎?年逾古稀的王阿婆,挽著先天智力和視力殘疾的女兒少紅,從金魚巷走到花巷,從少紅娘家走到婆家。這一段短短的路程,對于視力模糊、智力發展不全的少紅來說,難如翻越高山。而少紅來到的婆家,是一間僅10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年久失修,冬天漏風,雨天漏雨,是她和智力殘疾的老公唯一的棲身之所。

      從事建筑行業的崔曉林,在得知少紅的故事后,毫不猶豫地在海都互助會微信平臺上發聲:“這個房子,我會安排工人去修。”

      昨天,33歲的崔曉林,帶著59歲的父親崔吉全、40歲的崔太俊,還有38歲的李亞林一起來到少紅家,開始了和腐木、碎瓦對抗的修房行動。在這泉州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面對寒風,暖哥暖叔們挽起袖子干活,一點兒也不覺得冷。

    舊瓦片必須一塊地拆除

    舊瓦片必須一塊地拆除

    崔曉林的父親年近六旬,干起重活卻一點不含糊

    崔曉林的父親年近六旬,干起重活卻一點不含糊

    李大哥踩著房櫞蓋新瓦,這項工作很危險,要小心踩空

    李大哥踩著房櫞蓋新瓦,這項工作很危險,要小心踩空

    舊瓦脆如薯片

    老師傅上房揭瓦不含糊

      因提前到少紅家勘察過情況,怎么維修,崔曉林心里已經有數了:將被雨水嚴重侵蝕的那面墻上的瓦,重新鋪排,并向外延伸,避免雨水滲透至墻體,整個工程大概一天就能完成。昨天早上7點多,買好水泥和沙土,帶上泥水桶和鐵板,崔曉林一行4人來到少紅家。

      通過簡陋的木梯爬上屋頂,他們正準備動工,沒想到,腳下這經歷了近百年風雨的老瓦,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舊紅瓦風化嚴重,脆如薯片,輕輕一碰就干裂、破碎。瓦片底下的木頭也被白蟻蠶食,修房方案必須做出調整。

      “所有的舊瓦都要揭掉,被腐蝕的木頭也要換新的。”幾位經驗豐富的施工師傅一商量,新的修房方案迅速敲定——放棄所有的舊瓦,鋪上新的水泥瓦,崔曉林負責買水泥瓦和釘子,其他幾位師傅“上房揭瓦”。

      揭瓦的工作很危險,整個屋頂脆弱不堪,每邁出一步都必須格外小心。崔吉全叔叔年紀最長,卻身輕如燕,他打頭陣上了屋頂,從身邊的瓦片開始揭,瓦片揭開后,露出鏤空的木梁,他就踩著房櫞,在屋頂上來回穿梭。

      得知困難戶要修房子,年近六旬的崔吉全叔叔堅持全程參與。蓋新瓦的時候,一片片30斤左右的水泥瓦,他高高舉過頭頂,遞給樓頂上的師傅接應。補漏所需要的水泥漿,也要一桶桶地添滿,往屋頂上運送,他一手提著20來斤重的泥水桶,一手扶著木梯,慢慢地穩步上屋頂,周而復始。直到房子修好后,他才停下來歇一歇,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

    除草蓋新瓦

    從晨光熹微忙到夜色降臨

      少紅家侵蝕最為嚴重的墻體為土木結構,整堵墻由土坯制成。不知是那調皮的小鳥,還是那肆意的風,將蘆葦的種子帶到土坯澆筑的墻角,并長出了一叢叢、一簇簇的蘆葦,把屋頂的瓦都給拱壞了。這些瘋長的蘆葦必須鏟除。

      沒找到合適的工具,附近又有電線纏繞,強壯的崔太俊師傅站在殘墻邊緣,徒手將一根根干枯的蘆葦折斷,并把纏繞成團的根系艱難拔除。“一定要連根拔除,不然過年后,它又得長出來。”

      崔太俊師傅還是個毛頭小伙子的時候,就來到泉州,從事建筑行業,一干20來年。在房屋修葺的過程中,他作為技術指導,跑上跑下,還不忘詢問少紅一家的生活現狀。

      同樣經驗豐富的李亞林師傅,主要負責蓋瓦。在每片瓦之間,他仔細地釘上帶有橡膠圈的專用防滲水釘子,確保牢固。

      4人團隊,從晨光熹微,忙到夜色降臨。除了中午回家吃飯,一整天都忙得不停歇。得知少紅和丈夫晚上還要回家住,師傅們就更不敢怠慢了。蓋完瓦片后,師傅們轉戰屋內,對漏風、漏雨的地方進行排查和修補,終于趕在晚上6點之前大功告成。

    好人崔曉林

    “我只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因為海都互助會暖居行動,我們認識了崔曉林和他的熱心團隊。

      崔曉林來自重慶,今年33歲,家中從父輩開始,就從事建筑方面的行當。崔曉林高中念書時,來到泉州,至今已有十幾年,還娶了福建媳婦,現在一家人定居泉州。他不僅對泉州的每條大街小巷爛熟于心,對這座城也慢慢有了感情。工作之余,一有時間,他常買上慰問品,和其他愛心群體一起走進德化、永春等偏遠村落,慰問孤寡老人。

      王阿婆和少紅夫妻的故事,暖哥崔曉林看著心酸??吹缴偌t風雨飄搖的家,熱心腸的他自然坐不住。“我有這方面的技術和團隊,幫助他們是力所能及的事。”

      修房子的過程中,不少土塊掉落屋內。擔心少紅夫婦回家后,看到屋內狼藉,無處落腳,剛從晉江趕到鯉城的崔曉林,又拿起掃把幫忙打掃。揚起的塵土,讓他的眼睛都睜不開了,但他還是堅持把屋內清理干凈。

      “房子以后不會漏雨了,漏風的地方也補上了”,崔曉林說,少紅和王阿婆,以后都不用擔心漏風漏雨啦!

    記者手記

    你們是寒風中的暖陽

      屋頂上的蘆葦,在風中枯萎,它們似乎也能感覺到泉州的冷。昨天,是泉州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來自重慶的暖哥和暖叔們,樸素的裝扮,流利的方言,勤勞中帶著幽默。他們來到泉州這座城,都有10來年了,見證了泉州的發展與改變,也感受著泉州的人情冷暖。為了素未謀面的少紅一家,他們天還沒亮便已出發,夜幕降臨才收工,放在一旁的瓶裝水,連蓋子都沒顧得上擰開。

      “休息一下喝點水,吃點東西吧?”

      “好,等會兒。”

      記者招呼大哥、叔叔們歇一歇,他們嘴上積極響應著,但雙手卻不曾停止過忙碌。

      他們站在屋頂上,風肆意地往臉上拍,往袖子里鉆,卻一點也不喊冷。而站在一旁瑟瑟發抖的我,在心中無數次為他們點贊。

      天色漸暗,太陽也慢慢隱去身影。在余暉中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記者突然覺得不冷了,身旁有這樣一群暖哥暖叔,何冷之有?(海都厝邊記者 劉淑清 夏鵬程 文/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志愿紅”繪就茶鄉文明最美“底色”
  • 安溪鐵觀音:質穩價優背后的硬核支撐
  • 安溪:“五長聯手”繪就青山綠水畫卷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南安水土治理“三步走”生態經濟雙豐收 南安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執法檢查 南安市人大常委會調研南安對臺祖地文化交 從“機械迷”到“國獎榜樣” 中職少年王 泉州:適老化改造 “禮包”延續莫錯過 泉州榴蓮價格還要降 3個月后更便宜 詹國珍:“動態品控”助推茶農“做好茶、 廈門文旅推介會舉行 廈門桂林貴陽推聯程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