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厝只留下祖廳、護厝、后園,大多已是斷壁殘垣。
古巷消失的風景
龔氏亦園:進士翰林第 舊跡全泯滅
在三朝巷中段西側龔顯曾“世翰林第”內。園主龔顯曾,號詠樵,清同治二年(1863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擅長古近體詩和駢文,泉州晚清著名詩人。
宅第占地甚大,中有“亦園”?!耙鄨@”原有假山一座,系園苑主景。山大而秀,全為湖石,清池一泓偎其北麓。池周圍山石不規則,沿岸細雕石欄圍護。池中放置大石,連綴成七星狀,微微露出水面。
“亦園”前后興盛10多年,主人歿后,山石散失,植被枯焦,池沼干涸。上世紀40年代由聯保主任強行收購;新中國成立后改建為建設局及水電局的辦公樓,舊跡全部泯滅。
曾濠文魁宅:宅第原本位于三朝橫巷。曾濠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舉人,未仕。(記者 張素萍 王柏峰 蔡紫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