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公敬天公的粿合,得加上“八仙過?!钡膴y糕人,還有綠葉紅花,特別繁瑣
閩南網1月29日訊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對泉州人來說,這天最大的事除了團圓飯,就是敬天公了。虔誠地擺上八仙桌,供奉上各種祭品,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行三跪九叩之禮,祈愿來年老天爺賜福、家人平安。這年,就算熱鬧紅火地來了。
繁瑣的祭拜儀式,要準備的東西真不少,五牲、六齋、二十四碗、三十六碗……好些還是簡化了的。往年,家家戶戶蒸糕做粿準備祭品的場景,如今已經很少見了,倒是西街的花包店,生意愈發興隆。因為那里的花包,味道“最泉州”,就像這條老西街一樣。
今天,本網“西街復興·懷舊年”馬年新春策劃,也要暫時跟大家說再見了。如果您覺得意猶未盡,歡迎春節期間親自到西街走走,說不定經過哪座古大厝時,會有熱情老厝邊招呼您進去,奉上蜜餞,請您呷甜,品嘗這彌漫在老西街的濃濃古早味。
西街370號,實在有些簡陋,連個店招都沒有,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梢坏┑觊T口擺上熱騰騰的花包,便是最好的招牌。
這家店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傳到郭淑貞阿姨這里已是第三代了。厝邊頭尾們都知道,它叫老壽春花包店。
進入臘月,店里可忙了。結婚的人多,來訂花包的當然也多。接近年底,各家各戶準備大年三十敬天公,花包、粿合(也稱“紅包座”)、三牲、五牲,訂單越來越多,簡直忙不過來。農歷二十五晚上開始,郭阿姨就得早早地揉面粉、等發酵。每天凌晨三四點開工,一直忙到農歷二十八,60歲的郭阿姨幾乎都沒怎么睡覺,困了就趴在桌旁瞇一會。就連嫁出去的大女兒,也從城東趕過來幫忙。
其實花包做起來并不復雜,就是擺粿合特別繁瑣?;ò虻?,要加上“八仙過?!钡膴y糕人,還有手工做的紅花配綠葉。剛出爐的花包太熱了,不好插造型,會塌下去,還得等到花包冷了、硬了才行。
粿合不止造型好看,用的花包味道也棒?;ㄉ?、冬瓜糖、芝麻、白糖作餡,咬一口,特別香甜。郭阿姨還有一個秘訣,就是使用傳統酵母,不僅對腸胃好,發出來的面皮好吃有嚼勁。至于酵母要放多少,溫度也很關鍵,夏天天氣熱,發酵的時間相對短一點,冬天就要長一些。
敬天公還有一個少不了的,就是金紙、香燭。從臘月起,西街上的香燭金紙攤也多了起來,就是一些食雜店,也都應景地做上幾筆生意。
西街140號鑫源金香燭店,則是為數不多的專賣店之一。這幾天,老板高明星正忙著給顧客折金紙。原來,敬天公燒的金紙,要用特制的大號“天金”,多折成元寶狀。高明星說,現在很多人生活節奏快,有的顧客沒空自己折,他們就幫顧客折好了再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