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您現在的位置: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新增慢行系統 建兩天橋一通道


    東海立交橋上,行人在車流中穿梭,十分危險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東海立交橋作為晉江大橋的北引橋,發揮著重要的互通樞紐作用,但是晉江大橋通車3年了,東海立交橋的慢行系統卻遲遲未能跟上。這導致附近行人和非機動車無路可走,只能在立交橋上機非混行,交通混亂異常危險。

      針對這一現狀,泉州市政府日前召集相關部門到現場調研,計劃在東海立交橋四個方向的匝道口處,新增慢行系統,即新建兩座人行天橋和一個通道。

    【危險的高架】
    人車被逼混行 危險異常

      昨天下午2時30分許,天空下著雨,東海立交橋上,三三兩兩的行人,和不時經過的電動車,在飛速的機動車流中穿梭。一部電動車從后渚方向逆向駛出匝道,還險些與一輛貨車迎面相撞。

      重慶籍井先生和妻子正準備步行穿越匝道橋,要去往后坑方向。他說,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東海立交橋,由于寶秀小區門前隧道施工,道路泥濘難走,加之又沒有專門的人行道,他和妻子為圖方便,時常穿越這段長約幾十米的匝道橋。

      行人在匝道上行走,電動車與機動車爭道混行的亂象是常有之事。附近居民王先生感慨良多,他經常要來往市區和東海辦事,大多時候騎電動車,他說,沒有非機動車道,只能這樣走,每次騎車經過這個立交橋總感覺怕怕的,小車的車速都很快,且來往的大型車輛也很多,事故也經常發生。去年5月份,東海大街與通港街連接的匝道上,一名男童過馬路時被一輛土方車撞倒身亡。

      沒有慢行系統,不僅危險,寶秀小區的居民要步行或騎非機動車回家,還得繞很遠的路。

      昨日,記者騎電動車體驗從濱海醫院回寶秀小區這段直線距離僅600米的路。從泉秀東街的濱海醫院出發,前行100米后到東海立交,從立交橋下往東海大街方向走,在離后渚邊防所約200米處掉頭,然后再繞行走通港東街,然后再拐彎至森林公園門口掉頭,再折回,返回3公里外的寶秀小區,總行程約8公里,花去半小時多。

    【欠慮的規劃】
    未料市政府東遷 未設計人行系統

      昨日,泉州市交警支隊秩序科有關人士介紹,東海立交橋在設計的過程中,就沒有考慮到周邊的交通組織和路網結構,以及非機動車、行人的“出路”,再隨著東海隧道的建成,這種機非沖突的現象就更加明顯。所以,解決行人、非機動車過街勢在必行。

      記者從泉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獲悉,當初規劃設計東海立交,主要是作為打通惠安、晉江、泉州市區三地的交通樞紐,所以沒有設立非機動車道,后來由于市政府要搬遷到東海一帶,東海立交的交通戰略地位凸顯出來,將成為市區繁忙的出入干道,這就需要增設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

      從目前規劃眼光來看,當初規劃設計未充分考慮到人行系統。

    【補救的措施】 新增慢行系統讓機非分離

      針對“東海立交橋”未設非機動車道,行人、電動車往返于市區至泉州師范學院之間,來回于市區至后渚(惠安方向)、晉江之路,皆要面臨“行走在東海立交機動車道上”的危險窘境等情況,昨日,記者專訪了泉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師王秀明。

      王秀明說,8月25日,泉州市副市長許昆貞,帶領規劃、交警、交通等多部門人員,進行現場調研,并擬出解決方案——新增東海立交慢行系統。該方案約10天后可出爐,通過專家評審后,將進入施工階段。

      王工程師介紹,新增的慢行系統,就是要在東海立交橋上跨兩個天橋,并做一個下穿通道。

    上一頁 1 2下一頁
    分享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