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2023年福建省中小學美術學科專題教研活動在泉州舉行。來自全省各設區市中小學美術教研員代表100人參加線下活動,參與線上觀摩的教師2萬多人次。本次活動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泉州市晉光小學承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美術教研員黃麗麗主持。
23日下午,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校長張海峰作《打造“一校一品”校園美育的新生態》學校美育成果匯報,張校長從“與時俱進,準確把握美育的時代內涵”等四個方面介紹了百年名校的美育風采。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孔新苗作《藝術教育在數字媒體時代的新課題》專題講座,孔教授從數字媒體時代與藝術教育,數字媒介開啟兩個新課題。他還指出美術教師要學習用“蒙太奇”制造意味、講述故事,鍛煉學生視覺理解力、想象力、故事編輯力和藝術表達力。
24日上午,由福州、泉州、三明三地四位美術教師展示了四節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研討課。第一節課,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黃春旭老師執教的《由靜至動 融入其中》,向學生們展示了一個由靜態到動態滑動的視覺效果。學生踴躍嘗試體驗互動裝置,通過人機交互感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科技等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
第二節課,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學的周衡老師執教八年級美術課《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周老師從生活出發,由需要設計一個房間為出發點,學生通過了解室內設計基本知識點,通過AI軟件生成效果圖,體驗美術與信息科技的融合。
第三節課是三明市永安市東門小學洪小婷老師帶來的《會動的連環畫》,該課由連環畫《猴王出世》導入,引導學生自主了解連環畫的組成部分等連環畫步驟。學生合作完成故事創編,并運用軟件制作動態圖,最后完成動態繪本。
第四節課是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學郭維奇老師執教的湘美版高中設計模塊《由“墻”而起》,郭老師引導學生以泉州五中校園為案例,像設計師一樣去思考,觀察了解教學樓的用途,懂得教學樓設計要有人文性、生態性、功能性、科學性,最后,學生運用3D軟件嘗試設計自己理想中的教學樓。
研討課展示結束后,教育部首屆全國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研室主任江啟華作指導點評,他認為這四節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美術課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由靜態到動態的變化,美術課從平面到立體的進一步可視化,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全新體驗,同時,為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提供了探索范例。
24日下午,湖南省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教研員、湖南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藝術教材副主編詹蓉作《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的課堂教學實施》專題講座,詹老師從抗擊疫情推動互聯網+美育創新開始,圖文并茂、結合案例精彩視頻介紹了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推出的一系列跨學科美育課程,并著重分享了《特別的日子——焰火藝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跨學科課程。
福建省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普通高中美術學科教學指導組成員、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教研員陳德煌作《基于新課標的中小學傳統工藝教學實踐探索》專題講座。
陳老師從泉州市組織舉辦美術教師傳統工藝專項培訓、美術課中利用傳統工藝美術課程資源、開發傳統工藝美術校本課程、以傳統工藝美術為項目的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建設、開展傳統工藝校園傳承課題研究、舉辦師生傳統工藝作品展覽等方面作介紹分享。
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美術教研員劉啟揚作《新課程背景下美術課堂融入鄉土文化資源的創新實踐與探索》專題講座,劉老師從“立足新課標,鄉土文化資源,聚焦校本、校本課程的開發”等四個方面介紹了莆田市鄉土文化資源進課堂的實踐舉措。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顒映晒εe辦,將進一步推動福建省中小學美術課程改革新發展。(姚育曉 葉夢歆 陳德煌 黃盛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