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半城煙火半城仙 “世遺之城”泉州保護利用開啟“加速度”

    來源:福建日報 2022-06-24 08:53 http://www.vistrails.com/

      保護,是延續文化“根”與“魂”的基礎。近年來,泉州市始終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探索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新模式,持續推動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取得了明顯成效。

      守正創新

      刺桐古城保護開啟“加速度”

      從時光深處走來的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一街、一巷、一磚、一瓦,都沉淀著歷史的記憶,折射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變遷,是當地人的珍貴記憶,更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文化符號。泉州市文旅局局長李伯群表示,泉州是世界的古城,活著的古城。近幾年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泉州古城的活化與保護工作正在穩步展開。保護古城,要留住原真的記憶,需要發動更多的人來共同保護我們的古城。面臨保護和開發的雙重壓力,要在活化的同時又保護好古城的文化。

      護其貌、鑄其魂、揚其顏、顯其韻,刺桐古城保護開啟“加速度”。近年來,泉州市采用“多維度”保護手段。多點申報,泉州探索建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管理規劃》等多項遺產保護管理機制,創建多點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全新模式,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利用提供了寶貴經驗。專業支撐,致力加強考古能力建設,與中國社科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等國內頂尖級考古專業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遺產保護強化專業支撐。法治保障,先后頒布遺產保護法規4部,并與司法有效銜接,設立海絲史跡保護巡回法庭。全民參與,探索實行“行政+專家+志愿者”的常態化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模式,建立專家庫,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建立泉州海絲史跡志愿者服務隊,成為中國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動福建省試點單位。

      “點線面”傳承。探索創建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模式,打造全國首個文化生態保護區。點上發力,發揮大師引領帶頭作用。引導本土非遺大師形成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才梯隊。先后建成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目前國內地級市最大綜合展示館),11個縣級館、171個傳習所、1000個展示點。線上延伸,完善師徒人才發展鏈條。面上拓展,推動非遺人才可持續傳承。

      “活態化”利用。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的理念,打造活態化利用的樣本。下繡花功夫,錨定“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點”目標,對29條古街巷進行改造提升。留煙火氣息,保留原住民、老習俗、原生態的生活場景,推行“家園共造”,讓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活態傳承。展文化韻味,打造多處集交流、創作、展示、銷售為一體的地方特色產業文化展示館,讓市民和游客不出古城就能感受泉州多元文化之都的韻味。注現代活力,培育搬不走的業態,對閩南特色古厝、南洋風情洋樓、民國老別墅等進行改造提升,引入民宿、咖啡館、文創店、餐飲店等,打造獨具泉州風格的商業業態;策劃流動的熱點,打造“海絲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潤物無聲”等品牌活動,吸引大批年輕創意團隊入駐,為古城注入新鮮血液,如以當下流行的徒步穿越活動為載體,引導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古城文化魅力,喚醒群眾遺產保護自覺。

      這些地方的創新實踐,通過保護歷史建筑的“筋”“骨”“肉”,傳承精氣神,實現了活化利用和活態傳承,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打開了新的思路和空間。

      成效顯著

      打造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泉州模式

      2021年7月25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6項。

      據了解,申遺成功后,中央、省等主流媒體有關原創報道1000多條,網絡曝光量超過7億,對泉州申遺成功經驗給予多角度、全方位的持續報道,同程旅行上泉州旅游的關注度環比上漲45%,位居全省首位,一段時間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焦點,有效激發旅游熱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能級,也為各地提供有益借鑒。

      泉州申遺成功后,建立常態化遺產保護管理機制,推進古街巷、遺產點、文保單位等修復、修繕和提質。天后宮、府文廟保護修繕工程分別獲得全國十佳文物修繕項目、全國優秀古跡保護推介項目。金魚巷微改造工程榮獲2019—2020年中國建筑學會建筑設計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專項”一等獎,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傳承項目榮獲二等獎。同時為各地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提供了一套彌足珍貴的泉州模式。

      泉州市不斷加強遺產保護利用。一是健全保護機制。研究制定《“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管理規劃》已經市政府常務會通過并報省政府。編制《泉州世界遺產旅游承載力及管理舉措專項規劃(暫定名稱)》。完成泉州世界遺產影響評估、專家咨詢、地下文物埋藏區管理、監測運行管理、聯合技術審查及聯合執法檢查等6項制度及泉州世界遺產考古研究計劃。完成“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保護狀況及決議落實情況報告編制初稿。策劃7·25“泉州世界遺產日”紀念活動。按計劃有序推進安平橋保護修繕、順濟橋遺址搶險保護工作。二是加強考古能力建設。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得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資質,為全省設區市第一個;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基本結束,全省已基本確定3個遺址正式列入、5個遺址予以立項,其中泉州市晉江金交椅山窯被列入考古遺址公園,南外宗正司考古遺址公園和安溪青陽下草鋪冶鐵考古遺址予以立項;今年全省共有考古發掘項目7個,泉州市占2個,即市舶司遺址、安溪青陽冶鐵遺址第四期考古發掘,下達國家考古發掘經費市舶司遺址270萬元,安溪青陽冶鐵遺址120萬元。三是夯實文物安全基礎。新增國保“三防”工程立項14個、保護修繕工程立項10個,數量居全省設區市首位;新上報申請立項20個。提供24項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技術指導。全力推動泉州市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和相關縣(市、區)博物館同步開展線上展覽項目和文物助力防疫,豐富群眾居家文化體驗,推出云賞博物館、館藏文物視頻、“博物館的力量”抗疫海報。精心策劃組織實施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組織實施了“博物館的力量 一起向未來”系列活動共55項,發布“探尋世遺·知行泉州——博物館的力量”15條博物館研學旅游線路。四是著力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全市新增29家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增量全省第一。開展非遺傳承人評估工作,認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優秀7人、合格30人,省級傳承人優秀30人、合格100人。

     ?。S娜玲 顏福州)

    原標題:半城煙火半城仙 “世遺之城”泉州保護利用開啟“加速度”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志愿紅”繪就茶鄉文明最美“底色”
  • 安溪鐵觀音:質穩價優背后的硬核支撐
  • 安溪:“五長聯手”繪就青山綠水畫卷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南安水土治理“三步走”生態經濟雙豐收 南安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執法檢查 南安市人大常委會調研南安對臺祖地文化交 從“機械迷”到“國獎榜樣” 中職少年王 泉州:適老化改造 “禮包”延續莫錯過 泉州榴蓮價格還要降 3個月后更便宜 詹國珍:“動態品控”助推茶農“做好茶、 廈門文旅推介會舉行 廈門桂林貴陽推聯程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