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6日訊 在泉州花園城市的背后,有一群起早貪黑默默無聞的環衛工人,但他們的福利待遇不高,其中大部分人因為年齡超限,無法購買“五險一金”。有條件購買的,又因為工資少,不舍得買。
政協委員黃黌建議,應發揮用人單位和政府的財力,為環衛工購買全面的意外傷害險;用人單位應主動與環衛工簽訂勞動合同;定期對環衛職工進行免費體檢,特別要做好職業病預防、檢查和治療;應做好加班工資補貼、特殊行業補貼(室外工作補助)等福利。
泉州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從1998年起,道路清掃保潔由區環保站負責,市環衛處則主要負責垃圾的中轉運輸工作。目前,市環衛處的環衛工人有200多人,平均工資1500元左右,每人都有辦理“五險一金”、簽訂勞動合同等,環衛工人待遇較好。目前待遇偏差的主要是負責道路清掃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在泉州目前的6000多名環衛工里,這部分人也是泉州環衛工的主要群體。
泉州市鯉城區環衛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環衛所的環衛工人平均每月可以領取1350元,但“五險一金”由于年齡偏大,大部分人至今未能辦理。該區只能選擇先為環衛工購買意外保險、國家工傷保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環衛工的利益。
泉州市考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工資低又辛苦,年輕群體不愿意選擇從事這個行業,目前泉州乃至全國,都面臨環衛工人年齡普遍偏大的問題,環衛工年齡偏大又導致“五險一金”資格的不符,辦理難度大。據統計,鯉城區主次干道共有環衛工人900多人,符合“五險一金”購買資格的環衛工還不足100人。
市政府目前已開始在積極推進提高環衛工人福利工作。在“五險一金”購買問題上,各環衛所也依據不同情況具體辦理。對符合條件辦理的環衛工,及時幫忙辦理;不符合辦理資格的,正在協商通過其他政策來解決。比如先為其購買工傷保險、意外傷害險、醫療保險等,并且每年發放一定的補助。
此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創新福利方式,比如多修建環衛工人休息站,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購置相關工具,提高機械化水平,減輕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