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疫情防控弦緊繃 不誤農時戰春耕

    來源:泉州晚報 2020-02-16 09:42 http://www.vistrails.com/

    泉州積極開展農資供應和農業技術服務工作

    ——疫情防控弦緊繃 不誤農時戰春耕

      核心提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當前,泉州不僅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還積極開展農資供應和農業技術服務,全力保障春耕生產。截至目前,全市儲備(含已供應)雜交稻種子10.885萬公斤、化肥6萬余噸。各種農資儲備充足,可完全滿足春耕生產需要。為及時解疑釋惑和完善服務,市農業農村局還成立春季農業生產服務辦公室,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22398973。

      同時,全市農場主和農戶自力更生戰疫情穩生產,駐村干部、熱心人士等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助力農產品銷售,向防疫一線傳遞愛心。

    享受遠程技術指導 種糧大戶有序備戰春耕

      俗話說:秧好一半禾。育秧是春耕時分許多農戶的頭等大事。在惠安縣輞川鎮莊上村的坤德農場工廠化育秧示范點,水稻育秧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雖然處在疫情防控時期,但春耕生產也不敢耽誤,必須早謀劃,備足‘糧草’。”坤德農場負責人何志陽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就準備好充足的育秧盤及早稻種子,并提前購入2000包育秧基質,最近又組織工人師傅把育秧流水線及各種耕種機械修整好。

      “春耕搶一個早字。每年3月份開始育秧,到時就用這條流水線為2000多畝農田準備秧苗。”何志陽介紹說,這條流水線只需要5個工人,每天可育秧2000盤,可供100畝稻田使用,如果人工育秧100畝,則需要100個工人。

      除了水稻育秧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外,甘薯的育苗工作也已經完成。據介紹,為打響“惠安地瓜”品牌,惠安縣從去年開始大力推廣優質高產甘薯種植,坤德農場成為優質甘薯薯塊育苗點,所培育的甘薯苗將由惠安縣農業農村局出資購買,再贈送給全縣的農戶種植。

      “育苗期間,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多次到田間地頭指導,疫情防控期間改為電話、微信、圖片、視頻等方式的線上技術培訓,向我們提供‘不見面’遠程咨詢服務。”何志陽說。對于疫情期間用工短缺問題,農場則一直在積極培養本地技術人員。

      不只是種糧大戶,普通農戶也在有序備戰春耕。在永春縣吾峰鎮梅林村,農戶林榮良一邊開展育秧前期工作,一邊收挖田里豐收的生姜。“育秧前期工作基本結束,下個月就正式育秧。生姜收上來后,把田地整理一下再接著種。”林榮良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春耕計劃。

    探索“無接觸”銷售 微信群為農戶解決銷路難題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膠著對壘之時,廣大群眾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宅在家中”,想要吃上一口正宗的農村土特產似乎成為一種奢求。這幾天,一個名為“安溪職工購買土特產服務群”的微信群活躍了起來,通過線上群聊下單、線下送貨上門,當地不少扶貧村的農產品直接從鄉下“端”到了縣城居民的餐桌上。

      “雞肉很嫩,小朋友吃得很開心。”品嘗縣城幾十公里開外的貧困戶所養殖的河田雞之后,安溪縣委組織部組織股股長陳榮桂忍不住了,當即在群里向省派駐劍斗鎮云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文燦和養殖戶發出贊美之詞。

      其實,該微信群的發起人正是陳榮桂。由于工作緣故,陳榮桂與省市派駐在安溪各扶貧村的第一書記們長期保持著密切聯系。此前,省派駐村干部們聯合在縣城中心設立了一個農民工創業聯盟產銷平臺,集中銷售各扶貧村農特產品。但疫情當前,為避免人群聚集,產銷平臺閉門謝客,這可讓農戶們為銷路發起了愁。一邊是城里人想吃卻買不到,一邊是鄉下人想賣卻無門路。見此情形,陳榮桂便在微信朋友圈中邀請職工好友一起“拼單”購買扶貧村的農產品,沒想到響應者眾。于是,熱心的陳榮桂自發將供需雙方拉到一起,建立了安溪職工購買土特產服務群,吸引近百人入群“消費扶貧”。

      連日來,茶鄉“最土味”通過“無接觸”配送源源不斷送到城里人家。“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心里總算輕松了一些。”銷售出1800枚雞蛋、90余只河田雞的劍斗鎮云溪村養殖戶楊加添長舒一口氣,直言“疫情冰冷,心里卻很熱乎。”

    向防控一線傳遞愛心

    農場主送出千斤水果蔬菜

      市民葉如發在南安經營著一家生態農場,種植著許多有機蔬菜、瓜果。往年春節,都是農場果蔬的銷售旺季,許多家庭會來這里開展“采摘樂”。

      受疫情影響,面對“無人問津”的有機蔬菜、瓜果,葉如發一開始有點發愁,但很快他就想到辦法“自救”——把線下的果蔬生意做到線上。他和妻子利用微信朋友圈發布自家生態農場的果蔬信息,許多朋友紛紛下單。單子多了,農場的十余名工人卻無法趕到現場幫忙采摘,葉如發便和家人一起采摘、整理、包裝、配送。

      除了生產自救,葉如發還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疫情來臨,那些處在最前線的基層工作人員,為群眾做了太多事。”葉如發和家人商量后,決定向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點自家農場的新鮮果蔬。連日來,他和家人輾轉街道、社區、醫院等,向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了1000多斤的番石榴和蔬菜。“今天我們收到100斤番石榴,夜很涼,心很暖。”鯉城區臨江街道一位工作人員在朋友圈說,面對疫情,基層雖然任務重、消耗大,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對我們來說,這就是暖心菜!”(記者 許雅玲 陳林森 通訊員 黃美香 吳清遠 林清鍛

    原標題:疫情防控弦緊繃 不誤農時戰春耕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惠安縣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勇當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 石獅打造全球男裝采購樞紐與跨境電商產業集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舉辦 300名臺 我國首艘光伏+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完成廈 嶼見閩南·時光幻境開園迎客 古今交融打 重磅!美國眼科大咖安海籍鄉賢王明旭教授 我國最大雙燃料汽車船首航廈門 搭載四千 廈門:文曾路花溪段增設護欄 由高強度鋼 劉嘉玲回蘇州參加同學會 曬與老師、同學 周潤發70歲生日跑步慶生 狀態大好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