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專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來源:泉州晚報 2019-09-06 08:22 http://www.vistrails.com/

    談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創新創業創造環境是一種氛圍、體驗和口碑”

      福建日報記者:我們都知道泉州是一座文化底蘊很深厚的歷史名城,同時也是自古以來開放程度很高的海絲起點城市。我在泉州待了10年,我感覺泉州這些年是新時代富有活力、充滿魅力的一座城市。泉州的活力和政企互動、政企合力是不無關系的。“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是習總書記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重要要求,這說明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非常重要的環節,泉州在營商環境有哪一些創新的做法跟探索,比方說在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人才引進問題、破解技術瓶頸和用地空間等問題,政府做了哪些改革方面的探索?

      王永禮:我始終認為,創新創業創造的環境,是一種氛圍、一種體驗,以及人與人之間、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相互傳誦下來的口碑。泉州市委歷來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盡管我們也有短板,但有一個指標,代表著創新創業創造吸引力以及中小企業投資意愿的指標,稱之為企業信心指標位居全省第一。這個指標的獲得,我覺得是泉州人敢拼愛贏的結果,是泉州企業家心無旁騖做實業的具體體現,也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一屆接著一屆用心塑造的最終體現。

      具體來說,按照三個層次來說:

      1.政商互動既親、又清。市委、市政府在塑造“三創”環境上始終當好領兵人、推車手、服務員。為了當好這個角色,第一,我們暢通了企業跟政府互動的通道。比如說開通“12345、企業有事找政府”的互動熱線,每天匯總,每周調解;按行業界別召開座談會、懇談會;建立基層調研、掛點、走訪機制等。第二,始終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面對企業提出的需求,逐個問題去破解。

      2.政策機制管用、實用。政府和企業家的互動采取的是企業點題、政府作答,最終把適合企業的政策交給企業,由政府來執行完成。去年為民營企業出臺的“1+X”政策包,包含了有關用工、人才、融資、創新、服務等方面的政策,都是基于企業反饋問題而制定實施的。比如,引進超過14家的大所大院、實施泉州人才港灣等政策,也是為解決企業對公共創新、對轉型升級人才需求。今年又實施了1萬名本科以上畢業生的優惠人才入駐政策。我們在行政服務中心開展“政策面對面”宣講活動,企業提問題,由政府某個部門作答。今年已經就營商環境、減稅降費、企業融資擔保以及工程審批、通關服務等15個問題專門開展了政策面對面的互動與解答。

      3.辦事效率省時、省力、省錢。“省時”方面,試行企業“一窗通辦”,申請人只需要在企業開辦綜合服務窗口提交所需辦件,審批部門“一窗收件、后臺流轉、并聯審批、一口出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分成不同的6類工程分別制定不同的審批時限。“省力”方面,在建好網下辦事大廳同時,大力發展“互聯網+政務”,完善網上辦事服務功能。“省錢”方面,率先在全省創建首個企業開辦“零費用”城市,對新開辦企業免費發放一套印章,免費郵寄營業執照、印章和發票,免費提供復印服務等。

      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會在市委領導下,盡心盡責,擔當作為,對標先進城市,把營商環境涉及的企業開辦、工程審批、中介服務等一系列服務盡可能做得更優、更好。

    談招才引智

    “讓大家享受同等市民待遇,成為新泉州人”

      福建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外來流動人口來到泉州創業生活,近10年常年保持近200萬,泉州也被評為全國首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試點城市。泉州是靠什么吸引到這么多新泉州人?泉州的招才引智工作有什么特色做法?

      洪自強:應該說,這百萬大軍是泉州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泉州也一直努力,讓他們和本地人一樣,享受同等市民待遇,成為新泉州人。

      一開始,從解決最關注的子女教育問題入手,讓外來工長期留得住。這里有一組數據:從幼兒園到高中,泉州每100名在校生,就有34名外地生;每100名外地生,就有94個就讀公辦學校。以2018年為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有省外隨遷子女24萬多人,按1個學位1萬元投入測算,含學校運轉、師資、基建擴容等費用,財政投入達24億多元。到后來,逐步實現市民化待遇,讓產業工人本地化。從早期的暫住證可享10項待遇,到后來居住證待遇擴大到24項,保障房申購、職稱評聘,還有當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范等政治待遇,與本地市民都一樣。

      當前,泉州心無旁騖抓實業,致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產業工人。我們從“安、居、樂、業”,四個方面入手,給予全方位保障。

      “安”,就是更好解決子女就學、醫療等后顧之憂。未來幾年,每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萬多個、中小學學位1萬多個。今明兩年將建成1萬個床位。

      “居”,就是住得舒心、租得起房、買得起房。保持房價長期穩定可控,對符合條件的新市民購房,還給予政策激勵。

      “樂”,就是有人文親近感,從公共文化、人居環境入手,打造不同層次的休閑和交流場景。比如,這幾年,我們加快建設15分鐘休閑生活圈,包括口袋公園、街頭綠地、健身步道。去年建成晉江北岸16公里濱水步道、市區4公里山間步道,每天都有3萬—5萬名居民來休閑健身。

      “業”,就是各行各業都有施展身手、就業創業的平臺。全市建設一大批微產業園、“雙創”空間、虛擬產業園,還配套共享辦公、創業輔導等服務,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不缺崗位、不缺機會。2014年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通過集群注冊、簡易登記等,新增市場主體46萬,帶動就業150萬人。目前,泉州與國內150多個城市建立長期勞務協作,還是為數不多的省外人口凈流入城市之一。

    談建設海絲戰略支點城市

    打造海絲“四個重要門戶城市”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福建是中央明確支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泉州又是海絲重要起點城市之一。請介紹一下泉州近年來在建設海絲戰略支點城市上有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新的舉措?

      王永禮:感謝對福建海絲核心區當中泉州先行區的關心。泉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主動擔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海絲戰略支點城市的建設職責。我想說,泉州擔當這個職責有文化積淀,有經貿基礎,有華僑優勢,還有口岸潛力。在主動融入福建海絲核心區部署、加快建設泉州海絲先行區過程中,我們始終按“四個門戶”城市的定位來推動。

      第一個,打造海絲綜合交通重要門戶城市。抓好泉州港、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改造提升,以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建設,主動融入、積極對接福建“絲路海運”聯盟,按序時推進中科院海絲授時中心等項目。

      第二個,打造海絲經貿合作重要門戶城市。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經貿聯系密切,第一外貿伙伴就是東盟。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的支持下,我們正和意大利共建“兩國雙園”,把意大利的設計、人才、品牌運營等注入泉州的紡織服裝、鞋帽等傳統產業中。同時,我們也將在意大利設立營銷中心、研發總部和合作平臺。

      第三個,打造海絲文化交流展示重要門戶城市。泉州是海洋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我們將挖掘泉州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遺產,向世界展現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多元文化宗教中心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精神價值。

      第四個,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城市聯盟重要門戶城市。泉州已經是海上絲綢之路工商理事會永久會址單位。我們將發揮泉州僑的資源和優勢,在推動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城市合作上先行先試,努力走在前,始終做見證。

    談泉臺融合發展

    “共飲一江水、融為一家人、情系一鄉里”

      香港大公文匯報記者:今年年初習總書記提出,福建要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去年8月,福建向金門地區正式供水,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拉近了兩岸人民的距離。新時期,泉州如何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如何發揮獨特的祖地文化優勢,多做促進兩岸心靈契合的事?

      康濤:今年1月2日,習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對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先行先試,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泉州是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約44.8%、900萬人祖籍泉州。這幾年,我們主要是做好“3個一”。

      共飲一江水。就是向金門供水工程,這是1997年習總書記時任福建省長時親自推動的。去年8月成為現實,目前每天有1萬噸的水流到金門的家家戶戶。親望親好。泉州努力筑牢供水保障體系,今年4月已全線通水,金門鄉親用水的量和質將得到穩定保障。

      融為一家人。就是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推出更多便利舉措,讓臺灣同胞能夠享受更多福利。泉州全面落實國家“31條”措施、省“66條”實施意見,細化出臺了市“73條”,今年還進一步提出“30條”。對臺胞普遍關注的包括參加醫保、住房、子女教育等,實行市民同等待遇。醫保方面,2018年起,在泉常住的臺胞就能一樣參保、一樣報銷比例。在泉穩定就業的臺胞,可申請公租房保障,在泉購房的首付比例、辦理時限、貸款申請等,都與當地居民一視同仁。

      情系一鄉里。就是打好“民間信仰、宗親宗族、青年往來”三個交流品牌,促進心靈契合。泉臺語言相通、民俗相同,同名同宗村50多個、宗祠100多座,兩地民眾常來常往,每年來泉臺胞10萬多人,各類民間交流200多項。民間信仰方面,信奉關帝、鄭成功、媽祖、清水祖師等的臺灣信眾很多,每年臺灣來泉的進香交流團組就有600多個,今年7月泉州澎湖重啟宗教直航,澎湖縣長率領500多名臺灣信眾來泉開展媽祖會香活動。宗親宗族方面,晉江每年元宵期間都舉辦“閩臺東石燈俗——數宮燈”活動,就是因為晉江東石和臺灣彰化東石、鹿港、布袋等地百姓的祖先很多是同村同宗,數宮燈活動在兩地已經延續了幾百年。每年來泉參加宗親宗族交流的團組70多個、5000多人次。青年往來方面,雙向交流十分熱絡,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挑戰賽、文創互動年年舉辦,青年研學旅游、體驗交流越來越多,去年3000人次,今年到現在已經超3500人次,還有很多是第一次來大陸。這些活動,都有助于增進臺灣青年對根、祖、脈的認同。(記者 謝曦 整理)

    原標題: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專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石獅打造全球男裝采購樞紐與跨境電商產業集
  • 博物館之夜!泉州市博物館精彩上演!
  • 安溪縣2025全民暢敘茶鄉事系列活動啟動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舉辦 300名臺 我國首艘光伏+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完成廈 嶼見閩南·時光幻境開園迎客 古今交融打 重磅!美國眼科大咖安海籍鄉賢王明旭教授 我國最大雙燃料汽車船首航廈門 搭載四千 廈門:文曾路花溪段增設護欄 由高強度鋼 劉嘉玲回蘇州參加同學會 曬與老師、同學 周潤發70歲生日跑步慶生 狀態大好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