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石頭街看看。
對于一介布衣的我來說,當然沒有文人的風度和浪漫,更不敢奢談休閑旅游,只緣于自己對歷史文化景點的好奇和對鄉土文史的癡愛。
2007年10月的一個下午,我到義全街辦事后,特意趕到石頭街,五分鐘就到了真武廟山門口。這里沒有奇花異草,沒有流泉飛瀑,仰望小山上,一座亭一座廟。也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足證“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和“東方第一大港”美譽。
石頭街留下的一些蚵殼厝
這里有古廟的信仰,有港口的繁榮,也許是石頭街在山腳下應運而生的緣故吧。一條街承載著一段輝煌的歷史與夢想,記錄著一段文明。老街格外靜謐祥和,沿著山門口向南走,兩旁店鋪的門牌已告訴了我,它叫石頭街。偶爾遇見吠叫的小狗,好像在打招呼似的,給寧靜的古街添幾分靈動。
一座破舊不堪的宗祠,臨街而立,約占地300平方米,石門檻,石柱屹立,似乎向人訴說歲月的無情,它掩護不了屋蓋倒塌的命運。有一條楹聯鐫刻“三省傳衍……”的字樣,熱情的村民告訴我,它是陳姓的宗祠。從街中走往文興宮的小巷,發現一座舊厝大門的字匾“溪山競秀”,我頓時像走進了遠去的歷史,仿佛看到鄉賢陳靜澹的曾祖“至法石覽溪山勝遂家焉”而創業??上О?,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昔日名!
石頭街
曾經貿易繁榮的一條街,自然少不了幾個大家族。我更想去了解當地洪氏宗親的近況,唐突拜訪了退休干部洪清棋老先生。據他介紹,這里洪氏宗親有200多人,兩個支派,一支是蚶江支派,另一支是后廳支派,現在家家戶戶都建起新房子。聽了之后,我無比欣喜,真為宗親們喝彩!
在這南北走向、約有1公里長的古街,就像眼前無名樹飄落下來的葉子,在秋風里翩翩起舞,唱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洪龔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