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洛江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一系列穩增長、促轉型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民營企業“二次創業”,著力從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跟蹤服務等方面扶持企業健康發展。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65.23億元,增長19.5%;實現工業增加值82.05億元,增長14.8%;完成出口商品總值4.93億美元,增長12.4%。
落實政策扶持 提振企業信心
2013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復雜的發展環境,洛江區從年初就加緊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努力推動轄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全年共印發關于培育機械電子產業集群、加快電子商務發展、鼓勵金融業發展、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等18份文件,并實施一系列幫扶措施。梳理產業發展目錄(2013年本),推動全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同時加強政策的宣傳貫徹,將收集編印的《推進“二次創業”和產業集群發展政策匯編》發放到近800家企業和區直相關單位;通過走訪、下企業調研、巡回宣講、網站專欄等形式,加大對惠企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利用企業公共郵箱、手機短信群發、QQ群等現代通信工具,及時將各級優惠政策措施傳送到企業,幫助企業用足用好。
結合下基層活動,該區領導深入企業調研,了解政策落實情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促區直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簡化申報程序,力求兌現幫扶措施提速提效。全年累計兌現幫扶企業發展資金 6533萬元,通過“兩證”抵押、企業續貸周轉金等方式幫助企業新貸、續貸;全年幫助企業新招員工6973人,助推企業穩健運行。此外,進一步完善政策服務熱線和在線互動平臺,答復企業有關技術改造、節能與循環經濟、市場開拓等方面政策咨詢,全年共接受企業咨詢180多件(次),對企業的訴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培育龍頭企業 加快產業集聚
為推動轄區產業結構優化,發揮龍頭企業集聚作用,該區開展萬家企業手拉手三年行動,確定和誠鞋業等5家首批龍頭企業,在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自主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龍頭企業成為壯大產業集群的主體。
深入企業加強指導服務,支持鼓勵大華蓄電池、亞倫電子電器、旗牌王服飾將企業總部設立在該區。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機構互補,全區先后有50多家企業與中科院、福州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陽光國際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強強聯合,組建國家級星火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建立生物科技研發基地,在綠色產業的基礎上向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實施項目帶動 加強民企對接
以招商落實項目,以項目帶動發展。去年,洛江區圍繞產業發展導向,積極策劃、生成、儲備一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接項目,組織開展全國民企百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走訪對接活動,去年共簽約合同項目7個,總投資23億元。同時抓好簽約項目的跟蹤服務,2011年至2013年,簽約合同項目開工率均達到100%。
民企產業項目對接工作對增強發展后勁具有重要作用。該區大力發展都市型產業,結合全區發展戰略規劃提升,積極做好陽江文化產業園的產業規劃、招商推介、對接生成,目前已吸引深圳中興通信、上海復星集團、天安數碼城、北京星際華央、廈門翔球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前來考察洽談,產業園發展前景看好。
強化要素保障 改善服務環境
去年,洛江區積極轉變政府職能,以“綜改區”和“金改區”建設為契機,主動作為,強化要素保障,努力為企業經營與發展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積極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綠色通道”制度,優化審批流程,加快項目建設前期報批和項目落地速度,累計清理和優化97個審批項目,行政審批承諾時限縮短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窗口即辦率提高到70%以上,承諾件按時辦結率100%。出臺《關于鼓勵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培育壯大金融(準金融)業規模;引導小額貸款公司等準金融機構為全區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全年共辦理融資性擔保業務82筆,累計金額2.14億元;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114筆,共3.03億元。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組織雙陽金剛石等企業參加泉州市銀企融資對接會,定期與不定期向市經貿委報送授信需求企業100多家,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開展清理整頓涉企收費工作,采取減征、免征、補貼等形式,減少工業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