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洛江區科技局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和人才強區戰略,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助推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推動經濟社會跨躍式發展,為泉州城市花園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并取得明顯成效,被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實現了“六連冠”,有4人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工作先進個人。
強化載體建設 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洛江區科技局緊抓企業技術創新核心環節,積極引導和支持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全年新增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重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新增省級創新型企業2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認定為福建省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應用示范企業。組織申報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行業技術開發中心2家。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支持企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已有培新機械、琪祥電子、眾志金剛石等6家企業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應納稅額度765萬元。鼓勵企業創建研發機構,積極跟蹤行業前沿技術,培育了信和新材料、鐵拓機械、凹凸精密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品牌企業。信和新材料組建的實驗室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委員會頒發的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確定了20家企業作為科技小巨人企業重點培育對象。培育農村科技示范載體,建設一支科技特派員隊伍,服務10家企業;新增省、市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2個;創建省科技型企業7家,申報市科技型專業合作社2家、市級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2家,開展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與咨詢服務10期,完成各類科技培訓2000 人次,推廣農業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8項。
提升創新能力 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豐碩
全年共組織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3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級項目6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4項。全區有13個項目列入各級科技計劃,爭取上級科技經費307萬元。下達了區科技計劃項目36項,扶持經費323.2萬元。培育了眾志金剛石、泉美生物、鐵拓機械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品牌企業。其中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石材參與《高效加工用金剛石磨粒工具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泉州市閩盛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節能高效公路養護專用成套設備》項目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承擔《LB1500+RLBZ(M)1000瀝青廠拌熱再生成套設備》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鐵拓機械、閩盛交通、泉美生物、眾志金剛石等企業有4個項目獲得市科技進步獎和市專利優秀獎。
強化協同創新 科技合作與交流向深層次拓展
洛江區不斷創新產學研結合機制和組織形態,通過各種渠道,采取聯合開發、委托開發等形式,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推動了企業“二次創新”。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機構互補,技術優勢互補,加強研發投入,促進科技、人力與產業資源的有效結合,全區先后有50多家企業與中科院、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益。陽光國際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強強聯合,組建國家級星火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建立生物科技研發基地,在綠色產業的基礎上向生物科技產業發展。鐵托機械同長安大學合作開發三大系列60多種型號產品,大部分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引導和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聯合科研院所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的優秀創新成果。
強化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建設 專利水平與層次顯著提升
知識產權擁有量逐步提升。通過開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工作,全力打造專利支撐引領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促進企業知識產權創造水平大幅提升。全區申請專利313件,發明專利45件;授權專利300件,發明專利授權6件。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明顯增強。開展省級知識產權強縣工作,新增1家省知識產權普及教育試點中小學(敬德中心小學),組織申報中國專利獎2項、省專利獎2項、市專利獎3項,榮獲市專利獎優秀獎1項,發放專利獎勵資金30.8萬元。知識產權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指導7家企業申報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雙陽金剛石、旗牌王已完成評估工作,順利通過市政府對我區開展進一步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水平專項行動的考核檢收。知識產權執法保護進一步加強。制定2013年洛江區知識產權系統執法“護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力度,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532人次,檢查經營單位258家,罰沒金額14.5萬元。對5起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立案查處1家生產偽造廠名、廠址的衛生巾的案件,獲假冒偽劣衛生巾達24萬多片,紙尿褲3萬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