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洛江區財政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提升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63億元,增長13.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61億元,增長22.3%,增幅在全市各縣(市區)排列第3位,超全市增長率4.3個百分點。
圍繞聚財抓收入。
根據區人代會通過的收入預算及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及時分解下達年度各征收單位任務,強化目標責任。制定出臺新一輪的鄉鎮(街道)財政管理體制和完善稅務經費保障辦法,落實財稅收入季度分析會制度,開展“抓收入、挖潛力、促增長”專項活動,做好稅源的調查摸底及協稅護稅等工作,加強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分析。繼續加大對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非稅收入的監管,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繳庫行為,確保非稅收入應收盡收。
圍繞發展抓投入。
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補助資金,全年爭取上級各項財政補助資金1.5億元,有力促進我區經濟發展。充分發揮籌融資能力,新增銀行貸款6.08億元,續貸1.47億元,還貸6.22億元,科學調度財政性資金12.6億元,為項目建設提供有效資金保障。制定《洛江區工業企業和外貿流通企業“兩稅”即征即獎實施方案》;兌付各項扶持企業發展資金6500萬元,主要用于扶持企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
圍繞和諧抓民生。
堅持促進教育優先,投入教育2.2億元,新增教育投入2428萬元,用于中小學校舍建設、添置教育設施、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及獎教獎學等。投入科技、文體2756萬元,用于支持產業自主創新和項目研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大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力度,及時足額落實項目資金9926萬元,推動23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的順利開展。落實資金1505萬元,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及城區衛生保潔,建設完善垃圾中轉站,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鞏固提高文明城區及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健全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機制,投入資金9765萬元,新增支出1265萬元,主要用于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投入資金 8850萬元,主要用于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優化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及鄉鎮衛生所(室)藥品零差率銷售。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投入資金900萬元,用于區域安全信息系統建設、治安崗建設及社區網格化管理工程。
圍繞統籌抓落實。
堅持城鄉統籌,加大“三農”投入,落實各項支農資金7500萬元,推進農業和農村發展建設,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扎實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入資金925萬元,完成羅溪、虹山片中低產田改造0.6萬畝和產業化經營項目2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深化實施農村綜合改革,投資1685.44萬元,扎實開展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及時兌現財政補貼資金643.64萬元,促進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加大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落實專項資金1000萬元,集中做好示范村培育及開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體設施建設、農村公路提級改造等。
圍繞績效抓管理。
深化部門預算改革,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動態跟蹤預算執行進度。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繼續清理財政專戶,全面規范財政資金支付操作流程。完善政府采購制度,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的執行及監管,全年政府實際采購2184.04萬元,節支126.5萬元。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加強核算單位開支審核審批手續的完整性、合法性監督,全年核算資金8億元,糾正各項不合規資金500萬元。穩步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開展試點工作,進一步規范單位非稅收入收繳行為。開展財政專項資金績效檢查,從制度和機制上堵塞管理漏洞,探索提高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方式途徑。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區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
圍繞規范抓監督。
開展財政票據核銷工作。核銷財政電子票據26.9萬份,核銷金額27.86億元。核銷2013年度新農合籌資票據4.63萬份,核對金額848萬元,并督促各鄉鎮及時繳入財政專戶。開展歷年財政借款清理工作。全年清理財政專戶和國庫暫付款項3.46億元。同時,出臺《關于定期核對和清理財政往來款項的通知》,規范財政對外借款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開展固定資產實地核查工作。做好日常國有資產的調撥及處置工作,全年共辦理資產調撥30.06萬元,資產報廢834.46萬元。開展專項資金結余檢查工作。對區法院、農水等14個單位的預算結余資金進行調查清理,累計檢查資金7372.84萬元,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開展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規范單位財務行為,提升單位會計信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