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洛江區第六屆委員會
2022工作回眸
初心如磐擔使命
奮楫篤行新征程
故事寫滿履職答卷,力量匯集履職進程,腳步鐫刻履職擔當。沿著時間的軌跡,翻開2022年洛江區六屆政協履職記錄,無論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還是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洛江區政協的每一步都鏗鏘有力,生動鮮活。這一年,在洛江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協緊緊圍繞全區發展穩定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為助推洛江高質量發展譜寫了一曲令人難忘的美妙樂章,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溫暖的“政協答卷”。
堅持履職為民
彰顯政協責任擔當
人民政協為人民,既是對初心使命的莊重承諾,也是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年來,區政協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守為民情懷,著眼基層所需、順應群眾所盼,身體力行彰顯心系國是、情牽民生、履職為民的責任擔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協力解決群眾最在乎的事、最牽掛的事、最期盼的事。設立政協愛心救濟項目,出臺《洛江政協愛心救濟項目管理辦法(暫行)》,多方募集資金,為洛江困難群體提供醫療救助和幫扶,累計為洛江區60名白內障患者提供定向補助2.4萬元,為11名重大疾病患者提供醫療救助23.5萬元。落實掛鉤幫扶制度,撥出資金25萬元幫扶14個村(社區)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委員工作室。開展慰問活動,籌資15萬元集中慰問100戶困難群眾、580位環衛工人。聯合舉辦捐贈活動,為洛江鄉村小學捐贈圖書2500冊、230套,禮物120份。動員委員開展助學幫扶、醫衛幫扶等扶貧濟困活動,委員累計捐資200多萬元。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深化文明實踐”、愛心助殘等主題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
在今年3月全城抗“疫”中,更是展現了奮戰一線、為民履職的“政協力量”。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洛江區政協主動擔當作為,全方位、高水平完成場所設置、專班管理、場所管理、解除隔離、場所退出等工作任務。班子成員進駐掛鉤鄉鎮,全面細致督促指導和協調落實相關工作;機關干部全員下沉一線,夜以繼日在隔離點、封控區沖鋒作戰;牽頭組建隔離點心理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運輸隊,并發動各方力量捐款捐物516.5萬元,在抗擊疫情的大戰大考中展示了政協擔當。
“書香政協”助力營造學習氛圍。積極開展“洛水仙山·書香政協”系列讀書活動,在區圖書館掛牌成立區政協委員“書香之家”,在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圖書室、仰恩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設立區政協委員讀書點。依托“洛江周三晚”公益書法講堂等平臺,定期開展學習收獲、讀書心得、文化感悟等交流活動,《打造“書香政協” 賦能履職盡責》經驗做法在《政協天地》刊發。
服務中心大局
增強協商議政實效
心懷大局,方可下好“先手棋”。洛江區政協主動融入“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發展大局,緊扣“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和“1+3”專項行動工作部署,為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凝心聚力、建言獻策,持續推動協商議政提質增效,彰顯了政協新形象、新作為。
“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區政協緊扣黨政工作的重點、社會治理的難點,組織全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專委會、鄉鎮街道聯絡組,深入一線開展專題調研,在城市管理、鄉村振興、文旅融合、招商引資、科技創新、養老服務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建議,助力區委、區政府科學謀劃、精準施策。
此外,聚焦群眾關切,兜牢民生“網底”,也是區政協重點工作所在。聚焦擴充優質醫療資源、加強中小學生國防教育、深化產教融合等開展課題調研、專題協商,助力紓解全區醫療資源緊張、促進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緊盯文旅經濟熱點,開展“橋南海絲古街文旅開發項目”對口協商、“俞大猷文化及俞大猷公園的管護開發建設”專題協商,有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積聚力量;圍繞鄉村振興示范線建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花卉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組織界別委員、涉農專家深入調研、協商建言,推動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持續厚植鄉村振興基礎。
推進民主監督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區政協常委會注重民主監督作用的發揮,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實踐要求貫徹到民主監督工作的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將監督寓于視察調研、提案督辦、反映社情民意等經常性工作中,持續提升監督實效,助推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調研視察是人民政協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區政協圍繞“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加強和改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關于萬虹路外國語學校路段交通擁堵問題”等議題開展調研視察,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到位,相關熱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提案工作是政協基礎性、全局性、經常性工作,區政協以“提案+”助工作提質增效。全年收到委員提案142件,均予以立案,同時進行遴選,形成3件重點提案,督促主辦單位制定重點提案辦理工作方案,區政協領導領銜督辦,并召開主席會議,聽取3個主辦單位匯報提案辦理情況,有效推進重點提案辦理工作。六屆一次會議提案辦復率100%,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100%。
關注生活點滴,滿足群眾所盼,社情民意工作發揮巨大作用。區政協出臺《政協洛江區委員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辦法》,對社情民意的收集、報送、反饋以及組織、協調、服務等具體工作進行規范;借力“互聯網+”,開設社情民意網上留言板,拓寬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渠道。委員們聚焦中心工作、時事熱點、民生福祉,充分發揮社情民意信息“民聲直通車”作用,及時反映群眾的愿望和訴求,今年以來,整理報送《關于拓寬南山社區主干道路口的建議》《關于修剪萬興街綠化帶消除安全隱患的建議》等社情民意8期,其中《關于增設電子導向標識標牌疏導交通出行的建議》分別被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群眾交通出行更加便利,真正做到“督辦社情‘小信息’、 解決民生‘大問題’”。
凝聚思想共識
激發各界團結力量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一年來,區政協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把凝聚思想共識貫穿于履行職責的各個環節,廣泛匯聚社會各界團結力量,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尊重和保障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團體、無黨派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民主權利,支持其在政協履職平臺上展現作為。做好上級和兄弟縣(市、區)政協來洛江調研考察等工作,承接安徽省政協、廣西賀州政協等來訪考察10批次。組織委員前往鯉城、泉港、永春等地考察,學習借鑒數字賦能經濟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傳統文化保護的先進經驗做法。加強與異地商會、在外鄉賢的聯系,鼓勵其回歸創業。加強與非公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聯系溝通,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堅持強基固本
打造過硬干部隊伍
打鐵必須自身硬。洛江區政協不斷加強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在強基固本上“做文章”、在提質增效上“下真功”,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扎實推進政協機關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機構設置,創新搭建履職平臺,發揮專委會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其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團結聯系委員的重要紐帶、協商民主實踐的重要載體作用。設立鄉鎮(街道)聯絡組,結合實際創新開展協商活動,使協商效果在一線體現、協商文化在基層弘揚。制定《政協洛江區委員會協商工作規則》,進一步推進區政協協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出臺《洛江區政協委員履職量化考評管理暫行規定》,印制委員履職情況檔案,讓履職活動數字化體現、項目化落實,確保委員履職熱情不減、責任壓實,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黨的二十大吹響了現代化建設的號角,洛江區政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肩負新使命,邁向新征程,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彰顯政協擔當,為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集聚眾智、匯聚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