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德化 > 德化新聞 > 正文

    德化縣龍潯鎮英山村推行“黨支部+”模式推進精準扶貧紀實

    來源:泉州晚報 2016-09-26 10:53 http://www.vistrails.com/

    種植戶為生長中的淮山除草 (連江水 攝)

    ­  “以前,一斤淮山只能賣2.8元,一畝地頂多產3000斤。”德化縣龍潯鎮英山珍貴淮山農民合作社社員李子良說道,“如今每斤能賣到6元,一畝可收4000斤,畝產量比原先增長了1000斤,而且品質更佳。”

    ­  這一串串數字無不表示著英山淮山的可喜成果。“這一切,都得益于村黨支部和黨員的牽頭與帶動。”李子良表示。

    ­  黨員沖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近年來,英山村種植的淮山已名聲在外。然而對于英山村支委、合作社理事長李金貴而言,要走到這一步實在不易。他仍清晰地記得六年前的一個晚上,村里召開黨員大會的場景。

    ­  在討論增收問題時,許多群眾備感無奈:明明當地淮山種植優勢突出,但由于產量低、銷路不寬,沒能帶來什么收益,仍然擺脫不了貧困。有些人甚至覺得在家辛辛苦苦種淮山,不如外出打短工。村干部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想可以通過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將全村的種植戶凝聚在一起,推動種植規?;?、運作市場化和管理科學化。”正在眾人一籌莫展時,李金貴大膽提議。然而卻引來哄堂大笑,大家都覺得80年代就聯產承包到戶,現在搞集體合作社是歷史的倒退。在冷嘲熱諷中,黨員大會匆匆結束。

    ­  回到家里,他一夜輾轉反側,越想越是氣憤:明明順應潮流卻反遭眾人白眼。“村里的群眾看的啥?都是看咱黨員呢!要不我自己先帶頭干,若成了,大家也就會跟著干了。”于是,李金貴開始四處游說有種植經驗的黨員回鄉,并發動5名村兩委成立了英山珍貴淮山農民合作社。

    ­  “黨員就是一張最好的‘金字招牌’”李金貴如是說。合作社成立后,黨支部堅持把黨員凝聚在產業鏈上,在合作社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中心戶、黨員先鋒創業基地,開展“承諾、踐諾、評諾”活動,組織13名合作社黨員認領、踐行承諾。采取新技術黨員先學、新品種黨員先種、新設施黨員先試,并對上崗的黨員進行惠農惠民政策、合作社章程、市場銷售等方面培訓,提高他們致富帶富能力。在廣大黨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跟風”加入合作社,最終實現了自力更生脫貧。

    ­  村民李文案種了十幾年淮山,以前都只是在自家地里零星種植,作為貼補家用的土菜,并沒有賺到錢。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免費為他提供種苗、化肥,給予技術培訓和指導,并進行每公斤10元的保底價收購,統一加工、保鮮、銷售。李文案由原來的試種1畝發展成為現在擁有十幾畝淮山的種植大戶。“像他那樣的多著呢。”李金貴掰著指頭數,種了10多畝還有李仁都、李子良、李金水等一大批種植大戶。

    ­  一石激起千層浪,淮山價格看漲,票子實實在在裝進了群眾的口袋,群眾的種植熱情也高漲起來。不到幾年的時間里,英山村淮山種植戶達160多戶,種植面積由2010年的200畝急劇增至目前的1500多畝,還帶動了全縣各鄉鎮種植戶發展淮山種植1萬多畝,年產值達1億多元。

    ­  支部成為脫貧攻堅總堡壘

    ­  村民李志福原先長期在外打零工,多年來始終未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針對這一情況,黨支部安排支部副書記、合作社副理事長李福龍掛鉤,并作出帶頭扶貧承諾,對其進行“一對一”幫扶。

    ­  如今,李志福家種植了9畝淮山,年收入達10萬元??粗粲羰[蔥的淮山園,李志福喜上眉梢,逢人便說:“一畝淮山十畝糧,這是黨支部帶領咱種上了‘搖錢樹’呀!”

    ­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除了黨員帶頭自力更生謀發展,村黨支部也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結合村情實際多管齊下幫扶脫貧。針對現有10多戶貧困戶,村黨支部通過全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促增收機制,將扶助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和基地種養殖體系,牽頭與發改、財政、農業、銀行等單位協調溝通,幫助解決資金技術、項目政策、市場信息、稅費減免、信貸服務等生產經營銷售問題。組織合作社黨員每人掛鉤1—3戶貧困戶,利用自己的資金、技術、信息優勢,經常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傳授技術,“手把手”做好傳幫帶,由點帶面推動合作社社員與貧困戶整體脫貧致富。

    ­  “當時,由于淮山長相‘丑陋’,外地市民們不認識,說是拿著樹根來騙人。”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堅笑著說。為此,村黨支部積極牽線搭橋,促成合作社與福建省農科院生物資源所長期合作,成功推廣淮山淺槽種植,探索出淮山園套種竹蓀等技術,建立起科技示范種植基地,推行標準化和新技術種植,引進和開發新品種,進一步提升了淮山品質和品相,推動淮山產業化發展。同時,以展銷會為載體,多方宣傳推介。“通過黨支部技術培訓,耕作方法改良,加工后的淮山又白又嫩,個頭也大,惹人喜歡。”目前合作社的銷售網絡已經包括線下實體店、加盟店、加盟商超、直供酒店100多家了,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隨著種植規模的壯大,黨支部積極推動發展淮山的精深加工,建立淮山產品深加工廠房,研發了淮山餅、淮山粉、淮山米粉、淮山面線、淮山飲料、淮山果蔬園等系列產品,并延伸產業鏈,發展蔬菜、竹蓀、向日葵等套種產業……

    ­  “黨支部+”繪就脫貧攻堅新藍圖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英山村依托“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黨員領著群眾干、支部帶著群眾富,小淮山成為英山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黨建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實現了雙贏。黨員心齊了,村民腰包鼓了,民心也順了,村部墻上的獎牌、榮譽也多了。英山村淮山合作社黨支部被評為泉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作為領頭羊的李金貴被評為泉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

    ­  “到2017年,我們力爭全村種植淮山2000畝,種植戶1000多戶,產值8000多萬元,解決貧困戶80多戶200多人脫貧;帶動周邊縣市種植淮山2萬畝,總產值突破2億元。”說起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李金貴信心滿滿。

    ­  眼下,村黨支部正忙著規劃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深化推廣“黨支部+”,一幅英山生態休閑旅游村的藍圖逐步展現在了英山村廣大黨員群眾面前:

    ­  “黨支部+技術研發”,繼續強化技術對接,引進科技人才和設備,至2017年新開發淮山產品10個,培訓種植戶5000人次,年加工淮山6000噸;“黨支部+休閑觀光”,提升淮山休閑農場周邊景觀,新建淮山主題公園,完善觀光體驗設施,至2017年吸引游客5萬人,帶動餐飲、民宿和農產品交易發展,實現旅游收入500萬元;“黨支部+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全村“美麗鄉村”建設,為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花草綠化等出資出力,同時積極幫扶脫貧、慰問救災、助教助學,履行社會責任;“黨支部+集體經濟”,村集體以資金入股,讓村財獲得穩定收益,壯大村集體收入。

    ­  “支部領著做,咱們信得過;加入合作社,得到好處多;跟著黨員干,天天把錢賺。”看到英山村近年來的巨大變化,黨員群眾無不交口稱贊。(林婉清 寇婉瓊)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中國白”閃耀京城 德化陶瓷藝術展促進國
  • 桂陽鄉:“咩咩聲”里的鄉村振興!
  • 洛江區政府區長郭寧帶隊赴北京市開展招商考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屆臺灣人才廈門對接會舉辦 300名臺 我國首艘光伏+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完成廈 嶼見閩南·時光幻境開園迎客 古今交融打 重磅!美國眼科大咖安海籍鄉賢王明旭教授 我國最大雙燃料汽車船首航廈門 搭載四千 廈門:文曾路花溪段增設護欄 由高強度鋼 劉嘉玲回蘇州參加同學會 曬與老師、同學 周潤發70歲生日跑步慶生 狀態大好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