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安溪大街上,可以發現出門戴口罩已經成為茶鄉人民的“標配”,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繃緊在老百姓的心里。安溪碰過“事”,去年遭遇一場猝不及防的輸入性疫情;但安溪也有“本事”,疫情被迅速掐滅在第一代中,避免了二次流行。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奧秘何在?
透過一個微信群聊記錄足見“安溪之道”。2020年以來,安溪縣委、縣政府始終將疫情防控作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堅持“抓平時、平時抓”,把功夫下在平時。在一個24小時滾動信息的日常工作群里,安溪縣委書記時常轉載一系列鮮活生動的防疫科普知識文章、圖片、視頻,并@安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交代宣傳部門要結合茶鄉實際,突出快準嚴實細,及時發布全國各地疫情信息,“接地氣”宣教防疫知識,營造全民守牢疫情防控底線的濃厚氛圍。未雨綢繆、超前部署,以上率下、全面鋪開,一張疫情防控的“宣傳大網”鋪向茶鄉大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意識深入人心。
地面“有形”,社會宣傳廣泛深入
“對待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就是怎樣重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安溪對于防疫宣傳的資金保障也是不余遺力。橫幅標語、宣傳海報、大型戶外廣告牌等宣傳都需要一筆費用,向縣政府申請經費時,縣政府第一時間給予簽批同意。
如何把這些資金用在刀刃上?安溪有自己的方法,數據會說話:2020年至今,468套“村村響”廣播,153輛(臺)移動播報設備,1000余塊LED屏,600余部物業小區樓宇電視,2070個宣傳欄,153座公交車亭/路名牌,18300條橫幅標語,143萬份海報/宣傳折頁,941萬條短信。
為了使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動起來”,安溪縣組織400多個村級黨組織,利用遍布全縣的“村村響”廣播、各居民小區廣場舞音箱,采用閩南語方言,每天密集廣播宣傳防疫知識,提高了群眾的防疫意識。
除了“動態”宣傳,安溪還扎實做好“靜態”宣傳工作,利用各重點區域的宣傳欄、公交車亭、路名牌等醒目位置,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2020年以來,防疫宣傳標語在安溪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近期,安溪還結合茶鄉元素,制作了兩版科普海報共4萬余張,分發至各鄉鎮,在主次干道、村居出入口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張貼。
新聞“有聲”,融媒宣傳聯動發力
“安溪市民要做好,出門記得戴口罩,個人衛生要注意,室內通風要勤快……”打開“安溪報”視頻號,一條防疫宣傳視頻點擊量頗高。“答應我‘罩’顧好自己”“自覺遵守防疫要求!”網友在觀看的同時表達了配合防疫工作的意愿。據統計,2020年至今,安溪縣融媒體中心創編《防疫小貼士》《主播說防疫》《你我同在,清溪無恙!》《閩南語版防護指南》《“疫”線小劇場》等抗疫短視頻200個以上,累計點擊量超過2000萬,點贊17萬左右。
此外,安溪縣融媒體中心還制作一批防疫宣傳音頻,通過電臺、電視、網絡、宣傳車、“村村響”廣播等渠道進行傳播。安溪電視臺每天在黃金時段滾動播出防疫公益廣告,并制作游走字幕,全天候連續播出,時刻提醒民眾注意防疫。
依托新媒體矩陣,安溪強力推進疫情防控網絡宣傳。打開“安溪報”微信公眾號,可以發現平時日常的推文里,經常性發布防疫科普知識和提示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加大了疫情防控宣傳力度。據統計,2020年以來,“安溪報”公眾號、“安溪融媒”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推送疫情防控相關內容5000多條次,累計閱讀量超過2億人次,“安溪報”微信公眾號“10萬+”閱讀量的文章52篇,“安溪融媒”抖音號上千萬閱讀量的短視頻有20條。
傳播“有戲”,常態宣傳入腦入心
“請廣大市民朋友時刻要保持個人防護意識,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近日,在安溪縣各個村居、小區的“村村響”廣播傳出了一段不一樣的聲音,由小志愿者錄播的“童聲版疫情防控宣傳”聲音清脆,親切溫馨,在助力全民抗疫中發揮了特別的作用。原來,這是安溪縣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鐘嘉音助力疫情防控的創意和行動。“抗疫一線,大家夜以繼日奮戰,辛苦極了,希望我能為抗擊疫情盡些小小的力量。”鐘嘉音說。
“家事國事天下事,疫情防控是大事......”前段時間,安溪團縣委牽頭策劃拍攝的“防疫少年說”高甲戲短視頻迅速刷爆微信朋友圈,引發了網友的點贊和評論。“該視頻在原創閩南防疫童謠的基礎上融入高甲戲動作和韻律,使得短視頻活潑有趣、節奏輕快、代入感強。”團縣委負責人介紹,“防疫少年說”引導了青少年群體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團員、少先隊員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疫情出行,三碼聯查……”由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推出的高甲戲抗疫小視頻《同心抗疫,高甲同行》,數位高甲戲演員通過詼諧幽默的形式,為茶鄉群眾科普了疫情防控知識,該視頻在抖音上的瀏覽量突破2萬以上。
2020年以來,為進一步激發全民抗疫正能量,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充分發揮文藝輕騎兵的作用,組織藝術骨干創作了高甲戲抗疫短視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科學防控戰疫情》《疫情出行三碼聯查》《同心戰疫 保平安》《喝安溪鐵觀音 為抗疫加油》等多個防疫節目,鼓勵廣大市民消除恐慌,傳播科學防疫知識,鼓舞士氣、溫暖人心,用文藝工作者力所能及的方式,為共同抗擊疫情傳遞精神力量。
勸導“有道”,同心抗疫志愿同行
志愿服務助力防疫常態化。2020年以來,安溪持續創新利用志愿者隊伍,由縣委文明辦牽頭,召集縣直各單位、各級文明單位、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在城區重要路口和路段,集中開展疫情防控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勸導沿街沿路商家、店鋪等的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自覺佩戴口罩,嚴格落實“三碼聯查”、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拒絕未戴口罩人員進入;勸導沿街沿路群眾戴口罩、不扎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截至3月26日,共有25萬人次參與疫情防控勸導志愿服務。
不僅僅在城區,安溪還發揮400余支鎮村宣講志愿服務隊的作用,深入農村一線進行精準防疫宣傳。在大坪鄉,還有一支黨員銀發服務隊,一群老人活躍在各街巷、各村組小道,有的分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有的勸導群眾戴口罩,匯聚起銀色力量,贏得廣大群眾的認可和點贊。
全民戰“疫”,宣傳先行。安溪堅持“抓平時、平時抓”,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領導常點、會上常提、部門常推、全員常做,形成上下一心、部門互動、全員齊動抓疫情防控的濃厚氛圍,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力量。(張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