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暖,萬物生,福鼎廣袤茶山已全部蘇醒,在茶芽吐綠的喜訊里,茶人、茶企十分忙碌。
“福鼎白茶主要依靠手工采摘,前期我們積極組織招收采茶工人,并調試、清洗好加工設備,做好搶‘鮮’工作。”福建畬依茗白茶有限公司負責人鄭為銓介紹,春茶采收期間,該公司還舉辦茶旅文化節,邀請茶商、茶客開啟茶旅體驗,進一步促進產銷對接。
在生機勃勃的茶園里,茶農鐘義銅采收不停。“在聯合體模式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正確的做茶方法,規范了茶葉質量,白茶越做越好。”鐘義銅說。
2018年,福鼎白茶龍頭茶企——品品香茶業突破創新,打造“茶業產業化聯合體生態”,聯動有經營能力的聯合體成員,組織管理分散茶農,形成“企業—聯合體—農民”三級聯動模式,構建“高安全、高品質、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豐產豐收。
據不完全統計,品品香已帶動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12000多戶茶農增產增收,在福鼎白茶核心產區累計管理并輻射茶園基地總面積超4萬余畝。如今,該企業又實行“3116”鄉村振興戰略,即三年內鏈接100個茶村、10000戶茶農、6萬畝茶園。
以品品香茶產業聯合體和江美模式為樣板,福鼎市加快建立更多聯農帶農機制,出臺茶產業聯合體激勵政策和福鼎白茶領軍企業專項發展資金等扶持政策,力促重點龍頭企業發揮更大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技改等重點項目建設,擴大茶產業聯合體規模。
茶業升級添動力,延伸鏈條增效益。
位于福鼎市硤門畬族鄉柏洋村的金山農耕文化園內,一棵棵森林白茶茶苗分布在樹林間,孕育著林下經濟的新希望。“這種種植方式既發揮了土地價值,又保護了森林,我們試種了100多畝,預計兩年后可以采摘,效益將是普通白茶的3倍。”柏洋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兆品說。
福鼎市白茶驛站茶香浮動,吸引不少游客踏青打卡。據了解,該驛站集白茶加工、觀光、茶旅、民宿為一體,周邊銜接南山觀星臺、北宋千年古銀硐、會甲溪大峽谷等景點,串聯起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隨著福鼎白茶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全產業鏈開發方向轉變,福鼎加速融合發展趨勢——
做深茶文化。持續推動“白茶+,+白茶”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白茶文化與畬族文化、美食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交相輝映,做到優勢疊加、互促共贏;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鼓勵支持茶企通過景觀改造,美化茶園環境,適度開發茶莊園、茶民宿、茶創意基地等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茶莊園創建3A級旅游景區,開展最美茶園評選。
做新茶科技。福鼎加快實施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茶葉),加強茶葉生產流通數據運用,結合茶園、茶企現有監控和氣象設備,創建茶產業鏈AI智能化分析終端,讓大數據為白茶智慧氣象、白茶的市場分析等賦能;加強與中科院、中國虛擬現實研究院等頂級科研機構合作,加快打造福鼎白茶品牌IP形象;加快福鼎白茶基因庫項目和種質資源保護研究,建立茶樹種質資源基因庫。
做強茶產業。加快世界白茶中心和中國白茶特色小鎮等項目建設;在點頭、磻溪、佳陽等產區片區規劃新的茶產業小微園和茶倉儲的建設運營,為中小企業升級提供平臺;將建成啟用中國白茶核心產區茶青交易市場;支持企業建立自己的產品標準,支持龍頭企業與小企業進行產銷協作等。
2023年,福鼎市力爭茶產業綜合產值增長20%以上,持續擴大茶業版圖,撐起鄉村振興的半壁江山,實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