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們范坑盛產的油茶樹,立冬左右就會長滿油茶果,等到大家開始榨油時,到處都是油香味。”8月23日一大早,福安市范坑鄉的陳祖堂特意帶著在外學習農林專業的兒子及其遠道而來的兩位同學,前往自家的油茶園近距離察看油茶樹。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福安油茶種植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1958年,福安油茶還被授予由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綠色油庫”錦旗。上世紀90年代后,由于油茶加工一直處于家庭作坊模式,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加之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原因,福安油茶產業逐漸衰退。
近年來,隨著國家要求發展油茶產業及國家林業局推出系列扶持舉措,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百年油茶產業,又迎來新發展。目前,福安市油茶種植面積11.88萬畝,其面積與產量均居全省之首,年產油茶油1000噸。
為落實響應,福安市成立了“油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了《福安市加快油茶產業發展意見》和《福安市油茶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并設立扶持油茶產業發展專項基金。近年來,福安市共投入油茶生產發展項目資金4100萬元,完成新造油茶林2.6萬畝,油茶低產林改造1.6萬畝,新造油茶林當年每畝補助600元至1000元,后期幼林撫育連續5年,每年每畝再補助150元。并建有油茶優良品系采穗圃3個,年產穗條100萬條。
為破解往日各家各戶油茶生產“單打獨斗”的局面,福安市建立了油茶專業合作社46家,由企業和合作社經營的油茶基地面積達到6萬多畝,引導農民成立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合作+企業+基地”的經營模式,按照統一經營、統一收購、統一分配的原則,將各項補貼、獎勵資金直接發放到群眾手中,減少中間環節,有2萬戶農民在油茶生產中受益。
面對油茶加工方面的短板,由“綠坤”農林公司率先引進一套先進的油茶油生產設備,采取冷榨方法生產油茶精制油,確保產品質量,油茶加工從手工油坊(初制)到精深加工,實現了質的飛躍。
目前,福安市有油茶加工企業(油坊)6家。其中,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中型油茶油加工企業2家,加工能力3000噸,產值達3.6億元,產品銷往全國各大超市及實體商店,部分出口新加坡。
種種利舉,曾經一度沉眠油茶“富礦”被喚醒。如今,福安油茶產業已實現從良種選育、苗木培育、基地種植、低產改造、技術研究與推廣、企業建設、市場開發為一體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