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產奶粉99%合格”的超級景致還在人們的疑心上過濾的時候,人們很容易選擇購買外國奶粉。但現實給了人們一記重拳:成為千萬中國媽媽信賴的“外國奶粉”竟成為國內一些不法廠商大發不義之財的幌子。
央視揭露:市場上熱銷的荷蘭美素麗兒奶粉竟然是摻雜過期奶粉、以次充好重新灌裝并私自更改保質期后,在國內“生產”出來的,涉案企業是美素麗兒奶粉中國進口商璽樂麗兒進出口(蘇州)有限公司。璽樂麗兒進出口(蘇州)有限公司已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其法人代表也已經被刑事拘留。
他們之前的“質量承諾”現在可以送到陰溝里去,但是人們并不解恨,因為另一個現實更可恨——自2012年11月,江蘇省質監部門對美素麗兒的中國進口商立案查處至今,央視記者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進行調查時卻發現,市場上的美素麗兒問題奶粉從未被召回或是下架,在各地的銷售情況反而越來越火爆。
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可憐的中國媽媽們對相關“致命信息”一無所知,被蒙在鼓里、毫無防范地成為“火爆銷售”的犧牲品,怎不讓人心悸、憤怒?
吊詭的是,去年案發后的第二天,《每周質量報告》記者來到已經被質監部門查封的璽樂麗兒進出口(蘇州)有限公司的生產線所在地,然而,當地質監部門以案件正在調查為由,不同意記者拍攝任何視頻畫面。
按照正常邏輯,阻攔采訪的角色,通常多由涉案企業來扮演。事實上,蘇州質監部門現場查封的嬰幼兒奶粉,袋裝的有522189袋,灌裝的38868罐,貨值金額高達5000萬元。這個時候,本該聯合媒體監督的質監部門,反而沖到前面左擋右護,實在有點奇怪。難道他們要保護的是國家機密?
自去年11月查出造假奶粉,長達4個月,既不公開信息,也不責令下架,監管部門的責任哪里去了,對得起良心嗎?而當現在央視揭開了所有的畫皮后,問題奶粉才紛紛下架,早干嗎去了?僅現場查獲的奶粉,就足夠12400多名嬰幼兒喝半年,那些沒有統計的已賣奶粉,又將在多少無辜寶寶的體內埋下隱患?
人們不禁要問,不法經銷商固然可恨,在“出事”之后仍然瘋狂銷售,但誰在縱容這些喪盡天良、無法無天的惡商?
總理要求及時主動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食品安全等信息,“向人民說真話交實底”。如果監管部門能及時交實底,就能讓千萬中國媽媽早一天知道真相,就能讓無辜的寶寶們及時遠離劣質奶粉,就能讓惡企惡商陷入無處不在的人民監督中,(當初事發就源于舉報)。倘如此,問題奶粉的罪惡鏈條還能像現在這樣繼續猖狂運轉嗎?
阻攔記者可疑,知情不公開同樣可疑。到底是走程序,還是裝糊涂?到底是怕擔責,還是想瞞報?監管部門,你們對公眾缺一個交代。這事,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