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提出這個問題,看似荒謬,環保局不就是“環境保護局”嗎,它保護什么,難道還需問?看了來自山東濰坊的幾個新聞,就會發現,這不僅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讓人相當糾結的問題。
前些日子,濰坊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有網民通過微博報料,濰坊許多企業將污水通過高壓水井,壓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層,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濰坊市委、市政府要求主管部門以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徹查,發現問題嚴懲不貸;濰坊市環保局實施全面拉網式排查,查完715家企業,“暫未發現”貼文反映的問題。為征集線索,濰坊市還實施有獎舉報,一經查實,獎勵舉報人10萬元……這些都表明,濰坊不可謂沒有誠意。
但一個叫“中國式排污”的新名詞,進入人們視野,隨著討論的深入,人們受到了排污常識的啟蒙。處理廢物、廢液,主要有六種方式:一是傾倒于海洋,二是在遠洋進行焚燒,三是直接堆積于地面,四是在地面貯存,五是填埋于淺層地表,六是深井灌注。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采用的主要排污方式,是危害最大的第三種、第四種和第五種。如果能用高壓水泵,把廢液打入800米到3200米的地底下,這反而是最安全的排污方式。因為人類目前開采地下水的深度,一般不超過300到500米;而在自然條件下,每一套水層之間的流通性很差,只要它不與那些可能連通到地面的水層溝通,它對地表附近的地下水,就基本沒有影響。譬如美國,從上世紀30年代起,就利用深井灌注處理廢液,灌注井已經超過了65萬口,美國約有89%難以處理的危險工業廢液,都是通過深井灌注來處置的。如此說來,濰坊若有企業是采用這樣的方式排污,豈不是與世界最先進的排污方式接軌了嗎?應予喝彩才是。
但又有網民在微博上報料,說2月16日濰坊市環保局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和有關企業做好充分準備,以應對央視《焦點訪談》的暗訪,有實拍的“環保緊急通知”照片為證。這個“環保緊急通知”,要求各污水處理站確保正常運行;輸送污水的管道不可水位過高,以免滲漏到雨水管道中去;任何施工單位不得將液體、廢水和廢棄物排入雨水管道;此外,還特地關照:不要阻攔《焦點訪談》欄目組的采訪(2月19日《京華時報》)。
如果沒有這個“環保緊急通知”,我還能相信,濰坊環保局保護的是環境;有了這個“環保緊急通知”,我就狐疑,它保護的究竟是環境還是污染?因為從通知的內容推測,如果不加提醒,污水處理站有可能運行不正常,輸送的污水就會因水位過高而滲漏到雨水管道中,施工單位也會將廢水排入雨水管道,甚至于記者的采訪活動都會受到阻攔。由此推測下去,濰坊環保局排查那715家企業的時候,也許會有類似的“緊急通知”,所謂沒有違規排污問題,只是因為企業都做了充分的準備。進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樣的環保局,做的主要工作,似乎就是防范企業的污染問題被人發現;它其實早就知道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會不正常,輸送的污水會因水位過高而滲漏,施工單位會把廢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什么都知道,卻只負責提醒怎么應對央視的暗訪。你說這環保局,保護的是環境還是污染?(慕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