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在仕途上奉行“未雨綢繆”,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為的是以備將來權力謝幕后的“不時之需”。
在一些貪腐官員看來,他們這樣“留一手”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有的為自己開脫,從小過慣了苦日子,窮怕了,當官后便借助權力大肆受賄索賄、囤積財富,更有甚者不忘鉆營經商之道,亦官亦商、官商不分。如“害怕受窮”的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亦官亦商的安徽省原副省長周春雨。有的迷戀權力,自認為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頗為不易,害怕人走茶涼,于是提前培植身邊人和私人勢力,組成小圈子,為退休后的富貴榮華和子孫后代的“福祉”早作打算。如退休前突擊提拔身邊人的遼寧省政協原常委周連科、“退而不休”的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斯鑫良。在這一過程中,這些人漸漸理想信念偏向、黨性原則喪失,一步步墜入腐敗的深淵。
事實上,無論是“怕沒錢”還是“怕丟權”,其最后突破的都是以權謀私的紅線。這些所謂的“聰明人”,對權力癡迷狂熱、趨之若鶩,源于他們只看到了權力帶來的利益光環,卻忘記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理應克己奉公。這些人在誘惑和圍獵面前心存僥幸,觸碰黨紀的高壓線,想盡辦法受賄索賄,步步為營以權圈錢,說白了都是動了濫用公權的歪腦筋。有朝一日,受到黨紀國法嚴懲實是咎由自取,卻反怪“留一手”的念頭讓自己誤入歧途,殊不知,這套說辭只是自己權力觀錯位、貪欲橫生的遮羞布罷了。
黨員干部把公權當成謀私的“自留地”,一步錯,步步皆錯。留戀權力帶來的財富和無限風光,腐敗官員從弄權斂財的那一刻起,就早已被貪心蒙蔽了曾經的初心,背離了組織和人民的期盼。東窗事發后仍寄希望于打“感情牌”來逃脫罪責,掩蓋不了以權謀私的違紀事實,只能是欲蓋彌彰。
滋生“留一手”的錯誤思想,根子還在于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出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擺正權力觀,強化宗旨意識,做到畏權不戀權、為公不占公,不忘初心、恪守本職,擰緊內心紀律和規矩的安全閥。須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事實證明,琢磨拿公權為私利留后路,這條道根本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