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期起,《健康人生》版更名為《健康三明》版,旨在及時報道我市醫改新政、醫改成果、醫療資訊,傳播健康新理念,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滿足廣大市民對健康、養生知識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三明百姓。
《健康三明》版開設有“醫改進行時”、“醫療動態”、“政策法規”、“健康服務平臺”、“中醫中藥”、“女性天地”、“男性話題”、“名醫在線”、“專家訪談”、“生兒育女”、“老人保健”、“健康食譜”、“家庭藥箱”、“大夫信箱”等欄目,并與“健康三明”網建立互動機制,并利用“三明日報微信平臺”傳播,以擴大欄目影響,使之成為三明人民喜聞樂見的專版。
《健康三明》版每周一在本報A3版刊出,歡迎廣大讀者來電、來稿參與,同時也歡迎衛計系統的工作人員、醫療系統的醫務人員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ccyi2577@sina.com編者
不出家門就可完成預約掛號
“我兒子最近一直咳嗽,下周想帶他去中西醫結合醫院看看。最近從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轉載了‘健康三明’三明市公眾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這個信息后,我就打開主頁,點了‘預約掛號’一欄,輸入就診地區、就診醫院、就診科室后,成功為孩子預約了星期二的門診。”7月4日,家住下洋的黃女士在照顧兒子之余,騰出右手花了2分鐘的時間,便成功為孩子預約了7月7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兒科門診。
黃女士能夠用手機輕松預約掛號,完全得益于“健康三明”三明市公眾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的開通。
點擊“健康三明”進入健康服務
原來,為了借助網絡,讓三明人就醫呈現“更高效、更便捷、更實惠”的新面貌,今年5月起,市衛計委、市醫改辦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契機,率先試水“互聯網+”醫療,聯合搭建全國首個建成的公眾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健康三明”(網址:www.jksmpt.com),并于6月正式上線啟用。
“互聯網+”醫療是指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形成集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醫療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網絡醫療服務。
“這個平臺是集服務、健康、養生、保障、監管、舉報、曝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網上在線綜合平臺。平臺充分整合了全市醫療、醫保、醫藥信息化資源,為公眾提供網上個人健康檔案、醫保醫藥信息、醫改政策等信息查詢,病患預約掛號等服務。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全市統一的電子病歷和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平臺的開通,將為我市公眾提供更高效的便民服務。進一步推動我市醫改工作的深入開展。”市衛計委調研員范建民介紹道。
記者通過網站點擊“健康三明”主頁看到,網站首頁設立了包括醫療服務、醫保服務、醫藥服務、健康檔案、預約掛號、白衣天使、開藥排行、實時動態、醫改專欄、健康天地、政策法規、投訴舉報、管理平臺、曝光窗口等在內的14個模塊。
“牽手”醫??ǖ慕】敌畔?/strong>
據范建民介紹,公眾在“健康三明”網站上,可關聯自身社會保障卡號和身份證號注冊賬戶,在通過私人手機進行安全驗證后,進入健康檔案、醫保查詢模塊,實時查看、掌握自己的診療、用藥、檢查檢驗、醫學影像、體檢、醫保報銷和繳費、藥店購物記錄等情況。
記者嘗試查詢自己的醫保信息。在打開“醫保服務”一欄,點擊進入個人查詢后,記者輸入了自己的手機號及手機驗證碼,并成功綁定了社???。在“醫保通”“我的醫保信息”欄內,記者看到了自己的投保日期為2009年1月1日,賬戶余額為1226.12元;在“我的門診記錄”一欄里,記者查詢到了參保以來在“百草靈”“康佰家”等藥店購買藥品及在第一醫院看病的所有信息。這其中還包括個人門診掛號醫院、醫院級別、掛號科室、消費總金額等門診詳細信息。
除了查詢個人醫保信息外,在三明市公眾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上,公眾還可訪問健康天地、醫療服務等模塊,詳細了解健康資訊;可以進入預約掛號服務,及時預約所需就診的醫院、科室、醫生;并可以進入投訴舉報模塊,向監管部門直接反映我市醫療、醫保、醫藥服務等情況。同時平臺還具有行政部門在線監管,醫務工作者在線學習、交流等功能。
公眾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將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