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縣八字橋鄉下畬村,與大田縣廣平鎮交界,是八字橋鄉最偏僻的村莊。然而,就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有一座鮮為人知、精致典雅的古建筑。
輝秀公創業之路
下畬雖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但清朝年間植被十分茂密、藥材儲量豐富,野生厚樸、杜仲等中藥材遍布崇山峻嶺之中。加之下畬村毗鄰大田縣廣平鎮,采收的中草藥可以通過廣平運往大田,最后抵達下府(今泉州)。
據下畬村鄭氏家譜記載,鄭輝秀生于乾隆戊寅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二十日,卒于咸豐元年(1851年)十一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四歲。
因為下畬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鄭輝秀雖然特別勤勞,但也只能過上溫飽的生活。為了增加收入,鄭輝秀經常利用農閑時間到尤溪、大田兩個縣城走走,想找個能夠賺錢的活干。
這年冬天,鄭輝秀突然發現城里的藥店正在收購厚樸(當地方言“烏厚皮”)、杜仲等藥材,于是立刻回家采收。這個冬季,鄭輝秀著實賺了不少錢。第二年春季,鄭輝秀專業從事藥材的收購工作,而不再是一個人采收藥材。因為恪守信用,鄭輝秀把收購藥材的生意一直做到泉州,并長期在泉州居住。十幾年后,原本窮困的鄭輝秀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富商。
鄭輝秀有四個兒子,長子鄭盛首,次子鄭盛羨,三子鄭盛英,四子鄭盛
。眼看子女漸漸長大成人,原本的老屋已經住不下了。于是請堪輿先生走遍下畬各地,最后在前尾洋建造永興堂房屋。
永興堂精致典雅
永興堂位于前尾洋中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絕佳的風水寶地。由于四周地勢平緩,可開發的田地較多,鄭輝秀決定在此建造房屋。為了長宜子孫,他給自己的房屋取名為“永興堂”。據考證,永興堂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