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雙讓記者忘不掉的眼睛,清澈而又迷茫、膽怯、呆滯,嘴角帶著一絲堅強。她是大田縣廣平鎮興埔村的林小妹,一個年僅10歲的小女孩。和15 歲的哥哥林樂福一樣,沒有戶口,沒有低保,沒有整潔衣服,沒有干凈食物,沒有玩具,沒有課堂……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黑孩子”。
林澤稅的妻子被村民叫起來,哆哆嗦嗦的和女兒靠墻站著(周初材攝)
林小妹的清澈眼睛(周初材攝)
林樂福打開房門,想讓志愿者們參觀他的“寶貝”(周初材攝)
林樂福吃著愛心人士送來的面包(周初材攝)
林樂福的寶貝就是些撿來的破爛(周初材攝)
林澤稅的妻子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周初材攝)
木墻上的涂鴉,渴望還是迷茫?那是兩個孩子不一樣的童年(周初材攝)
林澤稅一家的房子(周初材攝)
志愿者艱難的和林澤稅溝通(周初材攝)
志愿者前往林澤稅家,希望更多的好心人來關注他們(周初材攝)
兄妹倆不是孤兒,但情況不比孤兒好。父親林澤稅是聾啞人,已經60幾歲了(溝通困難,未能獲知準確年齡),左腳殘疾;母親智障,生活不能自理。
一家四口居住在一座破舊房子,連床都沒有,孩子的母親就蜷縮在骯臟的地上,不會和人交流,目光呆滯。林澤稅年輕時靠理發手藝謀生,現在年老體衰沒人光顧,他本人每月拿著一百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養不活一家四口的,不得不去撿拾垃圾、乞討。
11月21日,林澤稅家來了十幾個志愿者,給他們送來了糧油、被褥、生活用品等物資。
記者向村民們了解到,林澤稅的妻子智障,但生出來的孩子并不傻。因父母缺陷,沒有能力教育孩子,孩子臟兮兮的,很難融入同齡孩子群中,只能在父母身邊,潛移默化,顯得寡言和呆滯。
林澤稅的長子林樂福今年15歲,小女林小妹也已經10歲了,至今沒有上戶口,目前無法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也沒能接受義務教育。
林澤稅本人聾啞、妻子智障,存在嚴重的溝通障礙,無法去申報辦理戶口登記。那么他們的親人呢?
據村民介紹,林澤稅有5、6個同胞兄弟,并喊來了其中兩個弟弟。當問他們,為什么沒有幫哥哥的孩子申請戶口和低保時,得到的答復是:“他們都這樣了,這個是他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去辦。”
記者問到:“你們哥哥是聾啞人,腳殘疾也不會走,哪有能力自己去辦?你們做為兄弟,就不能幫忙一下嗎?”弟弟們堅持要林澤稅自己去找村干部。一村民說:“你們兄弟親人一大幫,都不去幫助他,外人怎么管?”兩個弟弟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
據了解,曾有善良的村民看到孩子可憐,叫回家里吃飯,單純的孩子就會一直去他家吃,村民顧忌孩子父親有多個兄弟,也不好管,只能勸孩子回到父母身邊。
遇到類似的家庭,基本上至親會幫助監護管教孩子,也會經常接濟弱勢兄弟,為其申請國家對弱勢群體的保障政策,或者尋找相關機構接收,讓孩子有較好的成長環境。
林樂福、林小妹還是孩子,如果親人多一點關照和擔當,政府多一些關注,呵護成長,家庭命運也許會逐漸會得到改善。
如果您愿幫助這兩名孩子,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可以撥打東南網三明站熱線電話(0598——8211997)。(通訊員 周初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