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大洛鎮羅坑源村的300畝甘蔗眼下進入采收期,今年的甘蔗甜度高,按理說,農民們的心情應該是棒棒噠,可他們卻怎么都高興不起來,甘蔗已經采收十幾天了,無人問津,如果再沒有人買,今年這個年過得還能順心嗎?
大田的蔗農林美珠,今年第一年在羅坑源村流轉了40多畝地種植雪蔗,沒想到就遇到了這種窘境。林大姐說,雪蔗從這個月15日就進入了采收期,今年的雨水偏多,雪蔗的品質相比去年稍微差了一些,可是甜度還是很高。
小編了解到,去年這時,甘蔗根本不愁銷路,許多福州、上海、泉州的客商都會駕車前來批發,每根雪蔗的批發價達到了3.3元。相比于去年農民坐等收錢還能賺個盆滿缽滿,今年的運氣可就沒那么好了,蔗農們要自掏腰包,把甘蔗運到泉州一帶銷售,每根還賣不到三元錢。
由于去年行情好,因此今年村里像林美珠這樣的蔗農多了很多,結果就是囤積了大量的甘蔗。這些甘蔗如果沒有及時采收,遇到結冰霜凍天氣就容易開裂,發酸。所以,蔗農們要搶在元旦之前將所有甘蔗收完。
有著二十多年種植經驗的資深蔗農朱成旺一邊采甘蔗,一邊把這些甘蔗埋進土里。為什么要埋進土里?據說這是甘蔗的一種儲藏方法,如果儲藏得當,可以保鮮四個月左右。
眼下,村里最擔心的是,今年的行情影響蔗農的積極性,明年他們就不種了。要知道,自從村里去年引進了這個甘蔗種植項目,可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不僅閑置土地被重新利用起來,村民還可以到甘蔗地里打點零工,賺點收入。
大洛鎮羅坑源村黨支部書記 謝銓鏗:像我們這邊如果種甘蔗,一畝無形當中,不要動手一畝就可以得到700塊錢,所以作為我們農戶收入是很可觀的,另外一個,平常做零工,一天可以賺80至100塊錢,像這樣子我們整個村的收入也有大幾十萬,不做損失很大。
種植一季甘蔗很不容易,從育苗到采收,就要花去農民們整整一年的時間和汗水,看到他們這么焦急,小編的心里也替他們擔心,如果你喜歡吃甘蔗,不妨驅車到羅坑源村看一看,買些雪蔗嘗一嘗,也幫幫這些愁眉不展的蔗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