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
1月23日15時,河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徐建培說,當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但是疫情沒有完全見底,仍存在不確定性和傳播風險。我們將繼續查找薄弱環節,加大工作力度,有效防范疫情反彈、擴散和輸出。
1月20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 31省份日新增確診病例降至100以下,河北新增確診病例實現“四連降”,黑龍江新增無癥狀感染者“兩連降”……連日來,國內疫情數字變化呈現出一些積極信號,這波疫情“拐點”已經到了嗎?
積極信號!河北確診病例數“四連降”
19日,31省份報告新增本土病例降至88例,其中河北報告19例。
數字似乎出現了積極的變化,特別是本輪疫情最嚴重的河北。
觀察疫情暴發以來河北的病例數字可以發現,首例病例報告時間為1月2日,1月3日至5日病例呈現快速增加,6日達到高峰,7日至9日波動下降,10日至16日處在一個高位平臺期,直至17日、18日病例數開始下降。
90、72、54、35、19……1月15日以來,河北的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經實現了“四連降”。
另外,河北尚在醫學觀察的本地無癥狀感染者自17日以來,一直維持在200例以下。
與此同時,在黑龍江,自15日以來,日新增確診病例一直在30例以下,19日當天,黑龍江報告本地新增確診病例16例。
另外,從17日開始,黑龍江省內新增無癥狀感染者也持續下降。
“拐點”已來?
數字變化的背后,是否意味著人們期待的“拐點”已經到來?
首先,人們最關心的是“拐點”到來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童朝暉曾解釋稱,“拐點”出現要看兩方面:第二次核酸檢測的結果,通過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的檢測結果來初步判斷;潛伏期,兩周之后隔離人群以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中沒有新發病例時“拐點”將出現。
8日,石家莊市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束,共檢測1025萬余人,累計檢測出陽性354人;14日,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束,累計發現陽性病例247人。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汪大明認為,目前河北出現的確診病例基本上是之前的“存量”,但也不排除有一些病例從核酸檢測陰性直接發展為出現癥狀的確診病例,只是概率較小。
19日,在河北省第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流行病學專家師鑒給出了判斷:盡管目前新增確診病例已呈明顯下降趨勢,但鑒于傳染病發展規律和新冠潛伏期長等特征,未來幾天仍會有續發病例出現的可能。當前仍處于嚴防死守關鍵期,期待“拐點”早些出現。
黑龍江綏化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董文琴日前表示,從現在的數據來看,還不能夠直接判斷疫情的峰值已經過去。董文琴表示,還需要再觀察幾天,看一下趨勢,才能夠最終判斷。
在20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給出判斷:從目前每天新報告的疫情數字來看,河北疫情增長受到了明顯的遏制,東北特別是黑龍江地區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在落實中,相信隨著這些措施的落實,黑龍江省的疫情也會盡快得到有效的控制。
吉林、北京又有新情況 防控神經仍不能放松!
盡管全國的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出現下降的積極信號,但要看到的是,目前,全國的高風險區已經增加至6個,涉及河北、黑龍江、吉林、北京。另外,吉林、北京等地的新增確證病例數仍在增加。
在河北確診病例出現“四連降”的同時,吉林卻出現了確診病例數的“四連增”。
19日,吉林省的本地確診病例達到46例,為全國最多。截至1月20日9時,吉林省本次輸入性疫情累計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190例,其中確診病例133例 。
19日當天,北京也報告了7例本地新增確診病例。
更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兩地確診病例中呈現的一些“聚集性”特點。
在吉林,一條“超級傳播鏈”已經串聯起了上百名感染者;在北京,19日報告的7例確診者中,有6例都來自于大興區的同一個社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1月17日至1月19日,大興區局部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達11例,先后在家庭、同事、鄰居和朋友間傳播。
另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20日介紹,市疾控中心對1月17日大興區報告2例本地確診病例的新冠病毒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結果提示,該病毒與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高度同源。經中國疾控中心復核,認為2例確診病例病毒為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來源初步判斷為境外輸入。
而多地現存的確診患者中,老年人偏多也會為救治帶來一定壓力。
吉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艷介紹,吉林省本次疫情感染者多為中老年人,最大的年齡92歲,其中60歲以上占62.53%。重型以上病例占確診病例的10.52%。
河北現有的本地確診病例中,危重型、重型也超過30例。
春運進入倒計時,防控措施升級!
2021年春運開啟已經進入倒計時,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春運,從國家到地方層面的防控網絡也在收緊。
在20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強調,全國各地要實行鄉采樣、縣檢測,檢測機構要在收到樣本后的12小時內反饋檢測結果。
王斌強調,如果一定要返鄉,返鄉人員需持有7日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夠返鄉,同時這些返鄉人員回去以后,當地基層政府要進行網格化管理。
當天,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綜合組辦公室印發的《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也對外公布。
上述文件要求加強返鄉人員管理。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與此同時,中國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在穩步有序推進。
據王斌介紹,截至目前,接種量已經超過了1500萬人次。在春節期間和春節前后接種工作還會順利、平穩進行。隨著接種工作的不斷推進,也會根據工作的需要和接種計劃,把接種人群逐漸擴大到兒童、老年人等人群中去。
在已經出現疫情的地區,各地方政府也及時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
北京大興發布了疫情防控新措施,20日0時起,天宮院5個社區封閉管控,天宮院街道管轄區域內所有公共場所全部關閉。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和癥狀排查,全區所有人員原則上禁止離京。
同日,石家莊市新一輪的核酸檢測開啟,并將在3天內完成。(記者 張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