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古老技藝進校園

    來源:海絲商報 2025-04-18 11:44 http://www.vistrails.com/

      一根長約1.5米的細竹條,輕輕用手一撥,一個重0.75公斤的銅盤便開始自如地在竹條頂端快速旋轉……近日,在南安市省新鎮金光中學的操場上,10余名學生手持銅制鐃鈸,喊著節奏將其拋向空中,古銅色的鐃鈸在陽光下劃出優美的弧線,碰撞出清脆的聲響。這項源自唐代,如今卻已少見的民間技藝,正在校園尋找它的傳承人。

    111

      校園里,這項古老技藝正在傳承。

    222

      高桿鐃鈸,練的是平衡性,肢體小面積接觸桿體便要撐起桿體和轉動的鐃鈸。

    333

      高桿頂雙鈸。

      擲鐃鈸使用的器具主要有鐃鈸、七寸棒、軟剎、香爐。擲鐃鈸者皆為男性,動作剛勁有力,技術性強,表演時間可長達2個多小時。其技藝融合武術身法與傳統樂理,表演者需同時完成拋接、擊打、轉體等高難度動作,由于表演即興成分多,打擊樂隨表演者動作的變化,時急時緩,任意反復,常常在表演現場起烘托情緒的作用。

    444

      擲鐃鈸學起來很辛苦,練習過程中擦傷虎口、手指,砸到身體都是家常便飯。

    555

      “洞賓背劍”考驗身體的柔韌性。

    666

      孩子們在練習“曇花一現” 。

    777

      給鐃鈸邊緣上蠟,讓撥動更順暢。

      在省新鎮垵后村,今年40歲的李用森已堅守這項技藝24年了,是泉州擲鐃鈸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一直以來,李用森想把這門老祖宗傳下的技藝延續下去。2021年,他受邀走進金光中學,看到不少學生對擲鐃鈸感興趣,便堅持每周利用一些課后延時時間,到學校傳授自己的技藝。

    888

      反復練習是打磨基本功的必要過程。

    999

      興趣,是傳承的最佳載體。

    1000

      孩子們在練習手頂鈸。

      如今,這項古老的技藝在校園中找到了傳承人,不僅讓這些學生娃在身體力行中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認同的種子。(記者 李想 文/圖)

    原標題:古老技藝進校園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石獅:以展代銷 時尚“出?!?/a>
  • 跨越285年!臺灣孫氏族人尋回安溪祖籍地
  • 泉州市第一院開展抗癌日義診活動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饒雪漫做客南安職專,與學生暢聊青春: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聚焦主題 “青春文學教母”首次來南采風 福州市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 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鄉參訪 總投入300多萬元 豐州明志小學教學樓主 總投入300多萬元 豐州明志小學教學樓主 古老技藝進校園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