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4日 訊 5月10日下午,央行在年內第二次宣布降息,同時將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由原來的基準利率1.3倍,調整至1.5倍。此前,銀行存款利率浮動幅度上限已經歷了基準利率上浮1.1倍、1.2倍以及1.3倍等多次調整,在前幾次宣布調整后,不少銀行很快就將存款利率全部或部分“一浮至頂”。但昨日記者走訪莆田各家商業銀行發現,此次降息后多數銀行反應平靜,目前大部分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只是保守地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最高的農商銀行上浮40%左右,但并無銀行用足0.5倍的上浮限額。
莆田只有少數銀行利率上浮1.3倍以上
利率上浮1.2倍仍是主流
根據央行發布的通知,從5月11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這是繼2014年11月份和2015年3月份以來,半年內的第三次降息。降息的同時,央行也宣布,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昨日,記者走訪了莆田多家商業銀行,發現并無銀行存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5倍,工行、中行、交行等大多數銀行只上浮了1.2倍,農商銀行及郵儲銀行等少數銀行上浮了1.3倍以上,有的銀行甚至還停留在上浮1.1倍左右。以一年期定存為例,目前,基準利率為2.25%,各家銀行執行的利率五花八門,有2.5%、2.55%、2.75%、2.925%、3.24%等,不盡相同。
前幾次存款利率浮動幅度上限調整時,莆田農商銀行均在第一時間宣布將存款利率“上浮至頂”,這次他們同樣“一馬當先”。記者發現,利率調整后,該行一年期定存執行利率為3.24%,二年期為3.99%,三年期為4.83%,上浮幅度均在1.4倍左右,在莆田各銀行中處于最高水平。莆田郵儲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該行一年期及一年期以下利率全線上浮30%,但必須是協議存款,1萬元起存。其它銀行則表示,他們現在執行的存款利率是上浮1.2倍,的確比之前降了,“銀行降息通道已打開,現在大家都在觀望,不排除以后的利率也可能會有變化。”
銀行利率調整不再“任性”
莆田金融學會相關人士介紹,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不斷擴大,將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形成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利率定價格局。“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市場利率趨于下行,實際上已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位人士表示,在存款利率浮動幅度上限為1.3倍時,僅有少數銀行將存款利率“一浮至頂”,數量較之前明顯減少,預計今后金融機構基本不會用足1.5倍的上限。
“銀行利率上浮肯定要考慮到成本因素,1.5倍對于絕大多數銀行來說都并非小數目,利率上浮到這一水平承受的壓力不小。”某國有銀行營業部林經理認為,今后,各銀行在調整存款利率時肯定會越來越慎重,而不會再“任性”了,必須得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定價。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銀行也會加快經營模式轉型,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讓更多的金融消費者受益。
市民存錢可“貨比三家”
利率調整之后,儲戶的存款收益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莆田招商銀行理財師劉清山介紹,從理論上說,存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筆10萬元存款存一年會損失250元的收益。實際上,有的銀行以前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上浮1.3倍即3.25%,如果此次也執行上浮1.3倍即2.925%,那么,10萬元存款一年會減少收益325元。劉清山表示,銀行間已逐步形成差別化利率競爭的態勢,今后,老百姓存錢可以“貨比三家”,選擇利率更高的銀行來打理自身的財富。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盡管目前莆田各銀行間的存款利率開始出現了明顯價差,但普通市民對此反應并不積極,多數接受記者采訪的市民表示,暫時還不會考慮將自己的存款“搬家”。市民張女士表示,去年11月以來央行接連降息,即使有的銀行上浮了存款利率,其利率水平也不是太高,而很多人把錢放在銀行里,考慮的并非利率因素,大家更加看重資金安全以及銀行提供的服務是否方便。(記者 陳盛鐘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