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莆田工藝美術城內人潮涌動。自4月28日啟幕的第十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在這里紅火舉行。
邁入主展館,濃濃的木香撲鼻而來。越往里走,愈加琳瑯滿目。沉香、媽祖主題工藝、臺灣工藝精品、中國名玉石、“爭艷杯”獲獎作品、硨磲、古典家具展區、宜興紫砂壺展區、景德鎮陶瓷展區、“百花獎”參評作品等多樣展區令人目不暇接,各色工藝精品亮相帶來視覺盛宴。
觀展、詢價、選購、訂貨,人群熙熙攘攘。“這沉香手串多少錢”、“這四件套怎么賣”……行走展館內,耳邊時不時聽到這樣詢價聲音。
而在藝博會的戶外,由大棚搭建而成的展館別有洞天,展銷氛圍同樣濃厚,2015年莆田品牌產品展銷會人氣匯集。木雕、根雕、字畫、壽山石、旅游工藝品、鞋服、食品、電器、日用品等產品匯聚,綿延約有百米長,吸引眾多人到場選購。
十年連續舉辦藝博會,展銷效應更加凸顯。據活動組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藝博會更加注重擴大市場效應,按照省委省政府“比落地、比促銷、比服務、看實效”的要求,在14.2萬平方米的主展區設立近1000個標準展位、參展企業500多家,還設置了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上塘珠寶城、莆田國際油畫城3個分會場,同步舉辦首屆中國(莆田)國際油畫訂貨會、“中國銀飾之都”銀飾采購節和2015仙作紅木制品大型采購節3場專業的訂貨會,形成比銷售、比訂單、看成效的好氛圍,利用展會帶動效應,促進我市“336”工程中的工藝美術產業做大做強。
在上塘珠寶城,首屆“中國銀飾之都”銀飾采購節的舉辦,帶來促銷新動力,吸引許多客商到場參觀、采購。與此同時,“找銀網”電商平臺也正式上線,為拓寬市場插上互聯網“翅膀”,線上線下協同發力促銷。
而在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舉辦的仙作紅木制品大型采購節期間,博覽城近500家紅木廠商及仙作精品特賣會廠商推出優惠措施。主辦方介紹,仙作紅木制品大型采購節暨第二屆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經銷商大會,總成交金額預計破億元。同時,福建仙作網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將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3號館打造成仙游的紅木網商創業及服務基地,更好地為全國經銷商、紅木消費者服務。
拉動經濟發展的有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而“消費”與“出口”重在拓市場、抓促銷。圍繞省里“三比一看”要求,我市結合實際,積極通過搭建展會平臺、出臺優惠政策等“組合拳”,加強供需對接、激活消費市場,力促“比促銷”取得實效。年初出臺的“工業七條”,就支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鼓勵企業拓展市場提出具體優惠。出臺《關于穩定住房消費支持剛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見》,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將“中國質造”首站放在我市,產生了“3秒售2雙,多個品牌好鞋‘爆款’”的紅火勢頭。
各縣區(管委會)紛紛行動起來。記者在各地關于開展“奮戰100天,實現‘雙過半’”攻堅工作的通知中看到,各縣區(管委會)都推出了關于落實“三比一看”的具體措施。“五一”期間,在仙游縣鯉中文化廣場人氣旺盛,由仙游今報社承辦的2015仙游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為房企展銷、市民購房搭建了一個平臺。該縣還積極籌備6月25日至30日將舉行的2015中國(仙游)紅木藝雕精品博覽會,把全國實力客商“引進來”,將仙作藝雕“推出去”,助推仙作領跑紅木工藝品市場。
荔城區將充分利用二季度各類產品展銷會和博覽會較多的有利條件,積極組織和幫助企業開拓實體市場和電商市場,上半年要組織轄區內50家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博覽會。此外,今年上半年計劃組織2次鞋服企業供需對接,還鼓勵區內鞋服生產企業在莆田鞋業服裝城內采購原材料。城廂區以發展電子商務為抓手,每年安排1000萬元電子商務專項資金,連續3年滾動用于支持電商產業發展,激活“互聯網+”。今年第一季度,城廂區限上電商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5.5億元,比增102.2%,占全區限上批零業銷售額的29.8%,拉動全區限上批零業銷售額增幅18.6個百分點。秀嶼區落實好穩增長惠企政策,圍繞融入“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著力培育新增長點,出臺商貿業扶持政策,推動多個電商平臺建設,爭取上半年新增限上商貿企業25家以上、新增外貿企業5家……
“比促銷”,暖市場,激活發展新動力。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莆田市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規上工業產值、增加值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房地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口額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記者 朱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