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腳部小毛病會演變成健康大問題,約2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展為腳部潰瘍。荔城區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表示,對于糖友來說,關注雙腳與監控血糖、血脂和血壓水平一樣重要。
荔城區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講解
哪些情況更易糖尿病足?
哪些情況更易發生糖尿病足?專家表示,具體有以下幾種:
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有糖尿病足;或者不但是糖尿病足,且有高血壓、肥胖、心腦血管的疾病。
40歲以上的,不管有沒有遺傳背景,糖尿病足的機率比年輕人多。
現在特別典型的肥胖,尤其是胖肚子。
高血壓?,F在雖然血糖不高,但是有高血壓,加上肥胖、年齡大了,更容易得糖尿病足。
此外,有高甘油三脂、或妊娠生過8斤以上的孩子,這個媽媽就容易得糖尿病足。平常根本不愛動、又胖,也是發生糖尿病足前期和糖尿病足的易感人群。
怎么預防糖尿病足?
每天用溫水洗腳。糖友最好每天用溫肥皂水洗腳,洗凈后及時擦干,然后涂抹保濕霜等護膚品。每次洗腳之前,最好用手試試水溫,溫熱即可。糖友每次洗腳10-20分鐘即可,切勿久泡。糖友如果發現足部皮膚破損、大皰、水痘、膿皰瘡及燒燙傷情況,切勿洗腳。
小心修剪趾甲。洗完腳之后,糖友的趾甲最好修剪成方形,但不要有尖角,否則容易刺傷周圍皮膚,導致嵌甲。另外,腳上硬結(老繭)應請專業醫生處理,不要擅自剪割,如不小心就很容易傷及腳部,導致潰瘍、感染。
防止真菌感染。腳部潮濕容易滋生真菌,引起感染。為了防止腳部真菌感染,運動鞋里可適當噴灑點含有托萘酯或咪康唑的噴劑。愛出汗的糖友可在洗腳水中加入少量醋,以阻止真菌生長,預防腳氣發生。
每天檢查雙腳。糖友每天都應仔細檢查一下雙腳(包括腳趾縫)。檢查腳掌是否出現紅腫、淤青、水皰或皮膚破損等問題。如若發現,應及時看醫生。
穿淺色棉襪子。糖友選擇淺色襪子,更容易發現腳部是否存在出血點。不宜穿干得慢和不利于潮氣散發的100%純棉襪。最好選擇透氣性好、可防真菌滋生的混紡襪子。
鞋子務必合腳。糖友最好選擇圓頭、厚底、透氣、合腳、柔軟,減少腳部摩擦,防止皮膚損傷。為了防止腳部意外傷,糖友勿穿露腳趾的鞋子,不要光腳走路。
穿鞋前倒一倒。糖友穿鞋子之前一定要養成“倒一倒”的好習慣。仔細檢查鞋子里是否有沙子、石子等異物,以免磨損雙腳。
雙腳避開太熱太冷環境。糖尿病人常合并有血管病變或神經病變,可造成足部血液循環差,感覺減退或缺失,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糖尿病足。熱水瓶、取暖器或壁爐等高溫處,容易導致糖友腳部浮腫或灼傷。另外在太冷的環境下,糖友應穿好保暖靴和保暖襪,防止凍瘡。(李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