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莆田臨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秀嶼區主動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迅速落實《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緊緊圍繞‘強港口產業,興文化商貿,建藍海綠帶,聚人氣民心,塑靈魂氣節,揚清風正氣’的奮斗目標,鉚足干勁持續鞏固提升生態質量,著力打造藍海綠水、生態秀嶼。”昨日,秀嶼區區長蔡晃在接受專訪時說道。
以治提質
打造宜居生活環境
“水”更清。眼下,秀嶼區凝心聚力,加快實施河道整治提升工程,對頂社河、壩邊河、笏石溪等黑臭水體及34.5公里的農村河道進行整治。持續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加大對重點工業污染源專項治理和監管力度,加強對“反彈復建”畜禽養殖場的巡查執法;深入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積極推進生態修復。
“氣”更爽。全面整治燃煤鍋爐,完成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提升改造;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全面完成黃標車及老舊車輛的淘汰任務;有效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加快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加強城市揚塵污染控制,嚴控露天垃圾直接焚燒。
“土”更凈。制定出臺《莆田市秀嶼區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積極構建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明確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清單、污染地塊名錄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探索土壤修復試點,建立健全技術體系。
以建促管
提升區域生態環境
立足城鄉,完善基礎設施。2017年計劃完成城區1/2以上的污水源普查及1/3以上片區的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建設鎮鎮通污水管網36.1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建設規模1萬噸/天的石門澳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完成笏石鎮炮厝生活垃圾轉運站改造任務,完成新建生活垃圾壓縮式轉運站3座(平海鎮、埭頭鎮、東嶠鎮各1座),新增密閉垃圾清運車9輛。
服務群眾,建設美麗鄉村。2017年計劃完成12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及其配套設施、特色小鎮、25個“幸福家園”試點建設等項目,完成34個農村污水治理,完成24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整治,完成8077戶三格式化糞池改造。
提升生態,推進“四綠”工程。2017年計劃植樹造林10340畝,包括沿海防護林3870畝,森林撫育2100畝,封山育林4370畝;建設石門澳產業園滯洪區南側綠化林帶。
以人為本
改善群眾周邊環境
踐行綠色發展、以人為本理念,秀嶼區始終將解決群眾周邊環境污染問題作為環保工作的重心,著力開展群眾訴求強烈的石材加工行業及傳統磚瓦窯行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力爭年底之前全面取締關閉石材加工行業,積極推進傳統粘土磚瓦窯及建筑砌塊行業優化升級。區分對象,協同推進,對符合規劃和已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的企業予以保留,嚴加監管;對不符合規劃、未辦理用地和環保審批手續,以及窯型工藝和產品屬于淘汰落后的磚瓦窯廠進行強制關閉、拆除,有效提升群眾周邊環境。(洪穎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