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聞 > 正文

    “二月二”迎“頭牙” 莆田民俗深入解析

    來源:湄洲日報 2017-02-28 10:04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長達一個月的莆田元宵“狂歡節”落下帷幕,年味逐漸散去,昨日迎來“二月二”。按照俗例,莆田每月逢初二、十六日,商家都要備禮祭神“做牙”。由于正月沒有“做牙”,農歷二月初二便是傳統的“頭牙”。莆田民俗專家林洪國表示,“二月二”和“頭牙”相關聯,但內涵不同,其過節意義超過“做牙”。

      圖①:泗華村晾曬在大簸箕上的紅豆腐丸。

    圖②:青年男子用托盤端紅豆腐丸,供村民爭搶。

      正月為何不“做牙”?林洪國解釋說,莆田春節“五日歲”后,從正月初六起就進入元宵節,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一鬧一個月,因此正月整月都是吉慶的日子,不再“做牙”。春節、元宵過后的第一個初一,是農歷二月初一,民間稱為“二月朔”。莆仙一些地區,人們趕在“二月二”前一天過節,各里社舉行迎神活動。像荔城區拱辰街道暢林社區農歷二月初一晚上就開始擺棕轎,迎接“二月二”。城廂區泗華村延續了明末清初的“搶豆腐丸”民俗,提前迎接“二月二”。百名村民齊聚泗華村溪安祖社,在喜慶的鑼鼓聲中搶紅豆腐丸,并將搶得的紅豆腐丸帶回家中,在“二月二”這天煮熟全家一起吃,共同祈盼新一年團圓平安、事業紅火。但也有一些地區推遲,文獻資料記載,城外鄉村,“二月二”稱為“中和節”,涵江有些農村,在二月初九、初十日夜演戲,初十夜全村出動,捧“社公爐”舉行游燈活動,也叫“二月二”。仙游農村把“二月二”稱為“頭福”,行祀神祭典的較多,各處設蘸壇,祈神賜福,祈求新年五谷豐登。家家戶戶用大米、芥菜、肉絲、海蠣、炸豆腐、蔥花等煮米粥,民俗認為在“二月二”吃這種菜粥可以潔身健膚,免生疥瘡。

      莆仙大多地區都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既過“二月二”又做“頭牙”。“做牙”習俗,也稱“打牙祭”。這一節俗,原本是商家的祭祀方式,后來延伸成莆仙民間普遍的節俗。這一天,合家聚餐,以示一年的勞作或農事活動的開始。一年里,莆仙人最重“頭尾牙”。

      關于“做牙”還有個傳說。相傳,明代有個經營米業的商人叫陳米牙。他每次賣給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錢,只用他小指頭上的長指甲在已售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利錢。陳米牙“指甲裝米”老少無欺,在民間傳為美談,他家米店每天門庭若市。莆仙生意人為紀念他,每年春節之前和元宵之后,都要舉行祭祀陳米牙的儀式,稱為“做牙”,祈求生意興隆。同時把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定為“頭牙”,十二月十六日定為“尾牙”。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五一”將至,福建省“雙減”辦最新發文
  • 把氛圍拉滿 把體驗做足 政和整合文旅資源推
  • 武夷山市推出“五一”假日旅游暖心措施 保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