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藍眼淚”在2013年8月13日被首次發現,過去幾年平潭龍風頭、壇南灣田美澳、遠垱澳等沙灘均出現過“藍眼淚”。
每年4月到6月之間都可以欣賞到平潭“藍眼淚”奇觀。而今,“藍眼淚”已經成為平潭旅游的一張名片,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希望一睹“藍眼淚”。
平潭“藍眼淚”熒光海奇景
糾結這是藍眼淚,還是夜光藻
以前“藍眼淚”都是天氣炎熱的時候開始出現的,那么為什么這次的熒光海來的這么早,據專家介紹,這個不是“藍眼淚”,而是夜光藻,那么他們究竟是啥區別?
“藍眼淚”
“藍眼淚”一般指的是介形蟲,也叫海螢,生活在沙子中,肉眼可見,是扁的。海螢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
夜光藻
會發光的夜光藻出現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我省沿海很常見,夜光藻是球形的,它呈現的熒光帶不僅出現在沙灘,還會出現在海面上,大量聚集時,白天可以發現海水呈粉紅色。
責任編輯:陳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