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天大山東路,寬闊的街道,現代風格的建筑大樓,青蔥的樹木,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這里儼然一幅現代都市一隅的畫面。道路兩側各有小區,人口入駐使安靜的城區顯得分外熱鬧。
家住海峽如意城一期的朱先生幾年前來到平潭,因為工作的關系,他見證了這塊區域的荒蕪到生機??墒怯幸粋€嚴峻的問題卻給他的生活帶來困擾,“沒地方買菜,經常要趁周末到老城區去采購。”朱先生道出了住在那邊地方的市民的心聲。
金井灣片區在建項目很多,配套設施正在修建階段,很多居民的采購、參與建設的工人的吃飯是個大難題,因此,流動商販應運而生。
缺乏商販的固定安置點
工人為建設出力奉獻,在以前還沒出現流動攤位的時候,他們要騎著兩輪車到附近的小店吃飯,或者有些當地工人會在家里做好飯帶到工地上,有些項目地自己開設了食堂,但這些卻不能滿足全部工人的用餐需求。
一位河南來嵐務工的搬運工說,冬天的時候他一般會和工友一起到附近的小店吃飯,但路程偏遠,都要三四公里,非常耗時,自從看到天大山東路有小攤在賣快餐后,他每天都會在路邊買。“價格還可以,兩菜一葷,一般十塊錢就能吃飽,大家都愿意來。”很多工友選擇了流動的快餐店,給工友帶去了方便和解決了吃飯難題,但卻大大影響了道路的整潔和衛生,也影響了交通的通行,特別是夜幕低垂,這里簡直成了垃圾的匯集地。
賣涼皮的老板娘來自四川,因為老公在工地工作,她也跟著來賣點涼面涼皮多賺點錢,“這一排的很多都是四川的,賣的都是快餐類的。”方大姐說,攤位中也有平潭本地的,居住在附近,做好了飯和菜用三輪車運過來賣。
記者問她是否知道自己是非法占道經營的行為,她說大家都擺我也擺,城管來了我也會配合工作。一位商販說,這里沒有農貿市場,這里沒有可以讓我們擺攤的點。我們能在哪里賣?希望政府能設一個點讓我們安心擺攤,我們保證做好衛生。
只“堵”不“疏”成效低
沒有經過允許,私自設位擺攤,自然是屬于違法行為。區綜合執法局出擊治理,堅決杜絕占道經營的行為。勸導了,商販離開了。等執法人員離開了,商販又回來擺攤。
“這種反彈性的行為很常見,我們5月24日開始一直有工作人員現場執法,白天晚上不停有人在督促。”區綜合執法局城市管理支隊林傳國支隊長道出對流動商販只堵不疏的劣勢。
他說,流動商販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滿足處于社會低端人群的消費需求,這是一種純粹的自發行為,所以“堵”了卻不注重“疏”,很容易打持久戰,而且成效不明顯。
“最好的辦法是要設置一個能安置他們的點,把他們集中起來,做好衛生,有專門的管理,這樣既能讓他們繼續謀生,給附近的居民帶去便利,也不影響交通與市容環境。”林傳國說。
那臨時安置小販們的點設在哪?誰來牽頭?
設施不全 工作難開展
對此,記者分別詢問了金井灣片區管理局和規劃局,從片區工作人員得到回答是勸導小販要由綜合執法局來完成,設點也應該是綜合執法局的工作。
記者從規劃局了解到,暫無對金井灣片區,特別是天大山東路那一片區域有建立農貿市場的規劃。
那如果是這樣,小販繼續存在,垃圾繼續產生,所產生的垃圾誰來掃?是高速養護還是市政園林公司?市政園林公司的工作人員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記者沿街而行,有注意到小區下的幾家商鋪,有超市,不過沒有看到有賣菜賣水果的店鋪,相反在路邊的水果攤卻受附近居民歡迎。在如意縱二路的一側,記者注意到有一幢商業樓在裝修,不過是否會有大型超市入駐,對方表示暫不清楚。也就是說,目前的金井灣片區內的工人用餐基本是由流動商販支撐起來的。
在如意縱二路,記者發現了一個公安執勤崗,可是還有其他的執勤崗未見到,如交警、綜合執法,也就是說有一些基本設施還沒到位,工作也無法全面開展,加上新城區與老城區相距十公里路程,給工作也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不禁疑問,設施未全的城區讓流動商販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