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老家,春筍不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出現,都不算是春天到來。”近日,收到從建甌老家寄來的春筍,家住上海的鄭涴女士心滿意足地說,“隔天就收貨了,保質又保鮮,不得不說現在的快遞太有溫度了,讓我及時品嘗到家鄉的味道。”
南平市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森林資源豐富,素有“中國筍都竹鄉”的美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條件孕育出的筍竹農特產品總產量居全國之首。眼下正是“搶鮮”挖筍的好時節,這些鮮筍正通過優質的寄遞服務高效“出山進城”。近年來,南平市郵政管理局主動作為,乘勢而上,著力著眼于發展“快遞+農產品”產業項目,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打造一市一品、一縣一品惠農等合作項目,而鮮筍就是其中之一。
聞“筍”而來 加“郵”賦能
建甌是閩北鮮筍的主產區之一,現有毛竹林面積133.4萬畝,毛竹立竹總數2.4億株,年生產鮮筍30.6萬噸,當地現有年產值上億元的筍竹加工企業22家。其中水煮筍年銷量7萬多噸,年出口保鮮毛竹冬筍1萬多噸,均居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大的水煮筍生產加工基地。
近年來,“快遞+三農”所引領的快遞下鄉服務發展迅速,南平郵政部門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理念和提升服務能力,致力推動農特產品走出閩北,尤其對于建甌筍產品“出山”更是多方聯動、多措并舉,為其保駕護航。
“建甌鮮筍每年的產量都很大,筍產品要走出去,主要還在于寄遞環節。我們每年在旺季的時候都會因寄遞原因,產生部分產品積壓。今年初,建甌市芝峰同齊物流有限公司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合作,確實幫助我們解決了寄遞難題。”建甌市金螞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雷華斌笑著說道,這都得益于政企之間打好組合拳,著力構建緊密的寄遞物流網絡,大力推動快遞業服務當地經濟,幫助鮮筍“出山”打通“最后一公里”。
錨定目標,下大力氣夯實好物流產業基礎。截至目前,建甌共有專業貨運物流企業185家,其中3A級以上13家;該市貨運車輛將近7000輛,載貨量達12噸以上車輛超3000輛,占南平貨運車輛的半數以上。建甌物流產業鏈完整,汽車后市場較為發達,涵蓋了汽車整車貿易、汽配和輪胎、汽車金融、貨運、倉儲、搬運和裝卸、網絡貨運平臺、油服、汽車保險、二手車交易、汽車維護和裝飾裝修、檢驗檢測、汽車的報廢和拆解等行業,形成了一定規模和技術力量。同時,在珠三角、長三角、廈漳泉等地已形成完整的物流貨運網絡,并長期有序經營。
用好優勢資源,深度融合快遞電商產業。建甌是全省第一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2017-2018年電商示范百佳縣”,擁有閩北地區最大的電商快遞分撥中心,截至目前,韻達、中通、圓通、極兔、申通已入駐,日均吞吐量已達12萬件;壹米滴答、德邦、安能、百世、韻達等快運企業已建立中轉點,并初步形成規模,日均吞吐量已達500噸。建成的建甌市電子商務產業園配套有市級電商物流快遞集配中心10畝,現有商鋪70間、直播間20個、電商產品倉儲30間、冷庫12間、供應鏈管理場地20畝,打造集物流、倉儲、冷鏈、電商公共服務為一體的,以農產品上行為主的“互聯網+經濟產業園”。
定制服務 鎖“鮮”即達
“在采摘不等人的當口,如何協助保質期短、時令性強的春筍如期保質交付,考驗著快遞公司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南平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茂說。
為更好地保證筍農和當地筍產品經營商方便、高效、高質地將筍產品發運到全國各地的餐桌,南平郵政部門積極組織郵政快遞企業因地制宜探索春筍寄遞“訣竅”,采取多樣化服務助力筍產品“出山進城”。
為提升寄送時效,京東等物流企業通過產地直發、整車集貨、重點流向開設專線等模式保障運營,建立綠色通道,實現春筍隨到隨卸、優先中轉,在高峰期實時滾動件量情況,靈活調度運力資源,從而使寄送提速;在保障服務質量方面,申通等快遞為筍企提供全流程物流服務。高峰期到來前便已提前做好規劃,安排專門的快遞小哥對接筍企、各類中小筍產品店,及時提供分單、貼單、出庫的全流程服務,同時督促好攬收員全程參與客戶寄遞筍產品的封裝、驗視工作,確保郵快件安全,暢享家門口即可寄筍的周到服務,同時重視客戶反饋,做好客戶集群維護,及時進行服務改進,促進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韻達等物流企業安排員工駐點服務電商客戶,為電商企業在產品寄遞質量和包裝上提供建議,根據實際情況推行“塑料保鮮膜+環保紙箱”的專屬綠色環保型包裝,確保春筍不受潮、不串味,在運輸過程不被擠壓變形,既節約了電商企業寄遞成本,又讓客戶及時嘗到從“田間”直達“舌尖”的美味;郵政公司等企業還通過打通內外場域、整合零售資源來強化商流優勢,借助產地溯源網絡直播、社群營銷等創新方式,為春筍拓展更多銷售渠道、獲取更多流量關注。
自春筍采摘以來,南平郵政等快遞企業筍產品寄遞量日均約2000件,“快遞+筍”已成為閩北郵政業的一大特色亮點,為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增添了更多鮮活元素。
接下來,南平市郵政業將進一步緊盯目標,提升個性化服務水平,創新多平臺合作模式,為促進郵政快遞業提質增效提供動能,為筍產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為服務地方經濟貢獻行業力量。(鄭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