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從寧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今年第21號臺風“杜鵑”目前中心位置在臺北東南方向約1255公里的洋面上,近中心風力10級,7級風圈半徑300至330公里,正以1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今年第21號臺風“杜鵑”于23日凌晨生成,最新消息、影響區域、未來路徑圖、登錄時間地點預測正更新,歡迎圍觀~
據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第21號臺風“杜鵑”主要呈現特點有:變數大。受北面冷空氣和南面副熱帶高壓共同影響,又是秋臺風,臺風路徑存在較大變數。強度大。臺風“杜鵑”目前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由于目前海上氣象條件比較有利于臺風的增強,后續可能增強到強臺風量級。臺風中心經過的海域,陣風可達8至10級并有繼續增強的趨勢。影響大。預計全年最高潮位出現在9月29日,將可能與“杜鵑”主要影響期相疊加。受其影響,預計27日上午起,寧德、福州沿海將出現一次明顯的風暴潮增水,最高風暴潮警報可達I級紅色。(記者 楊洋)
第21號臺風杜鵑未來96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寧德天氣預報
寧德市召開防御第21號強臺風“杜鵑”緊急視頻會
9月26日晚,寧德市召開防御第21號強臺風“杜鵑” 緊急視頻會,對臺風動向和風情雨情潮情浪情進行再研究、再分析,對各項防臺抗災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市委書記廖小軍強調,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務必加密監測,務必落實責任,務必防范到位,以實際成效取得防抗臺風的全面勝利。
廖小軍指出,臺風“杜鵑”行進路徑目前雖然還存在一定變數,但我市始終處于正面登陸或嚴重影響的范圍。當前正值中秋、臨近國慶假期,同時臺風的影響期恰逢天文大潮,風大、浪大、潮大,并可能帶來強降雨。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統一認識,千萬不要松懈、千萬不要大意、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務必把各項防御工作做在前、做在先、做到位、做扎實。各重點防汛部門務必堅持24小時防臺風值班,確保領導在崗帶班,全面進入防御工作狀態;各級各部門要把各項防御工作周密、縝密地部署好、落實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廖小軍強調,務必加密監測。氣象部門在臺風登陸前要加密預報,及時預警,登陸后要跟蹤預報,加密發布暴雨預警信息;海洋漁業部門要及時發布海浪、風暴潮的警報,組織好漁船避風和人員上岸工作;海事部門要指揮過往船舶防御臺風,該停航進港的堅決停航進港,人員該上岸的堅決撤離上岸;水利部門要加強對江海堤防、水庫山塘的巡查和安全搶護,同時做好水庫水位的科學調度;國土部門要適時啟動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地質災害防范;宣傳部門要協調媒體滾動發布臺風信息和防臺風常識,努力營造全民防災抗災的良好氛圍;交通、鐵路、航運等部門要適時關停公路鐵路、渡口渡船、港口碼頭,確保安全;住建部門要做好城市防風和排水防澇工作;旅游部門要適時關停景區景點,及時疏導游客、調整行程。
廖小軍強調,務必落實責任。各級領導要身先士卒,特別是主要領導必須帶頭深入一線,抓好工作落實。相關縣(市、區)防汛指揮長必須按要求坐鎮指揮,有序調度;相關督查部門要負起督促落實的職責,適時啟動問責問效;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保證在崗在位、靠前部署、靠前防御、靠前指揮,主動跟進、主動作為、主動落實,切實將防御臺風工作做到領導有力、組織有序、干部有為。
廖小軍要求,務必防范到位。一要反應迅速,提前部署。要部署在先、考慮在先、防御在先,掌握抵御災害的主動權,把工作做到位,取得實效。二要果斷轉移,妥善安置。要確保海上人員安全,臺風到來之前,要按照省里要求的時間節點,海上漁排人員一個不漏地及時轉移,海上作業船只一艘不漏地就近回港避風;要確保游客安全,在我市旅游的游客,特別是涉水、涉海旅游景區和海島上的游客,要按照具體的時間要求撤離到位;沙埕港、三都澳等避風港區,要有序做好船只進港避風工作,盡量引導船只往港內深處停泊避風,確保安全。三要全民動員,全面防范。臺風來臨之前,宣傳要到位、動員要全面,做到全市上下人人參與、共同防范;要堅持做到全面防御,不留死角,海上要防御、陸上要防御、強降雨要防御、水庫堤壩要防御、建設工地要防御、城區要防御,尤其是要做好人員的轉移安置。四要各方聯動,形成合力。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相互配合,形成強大的合力;要加強調度,做好與駐軍部隊的溝通聯系,備好搶險救災應急隊伍、物資,以應抗災救災之需。
副市長黃建龍、市防指部分成員單位負責人在寧德主會場參加會議。(記者 韓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