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新能源產業技術迭代快、創新程度高、發展潛力大
電“動”寧德
2023年1至11月,上汽寧德基地生產整車30.06萬輛,實現產值323.01億元。產能、產值分別同比增長23%、54%,帶動產業鏈企業產值約110億元。
這是“電動寧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蕉城時代、福鼎時代兩大基地產能加速釋放,青拓電動礦卡及總成部件項目建成投產,寧德首艘電動觀光游船下水……2023年,寧德依托龍頭企業,加快“電動寧德”場景應用創新,尤其是動力電池被廣泛應用到汽車、重卡、船舶等領域,全年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去年,寧德獲評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成功入選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
純電動礦卡滾動發展
“青拓重工專用車及礦卡總成部件項目二期,其體量和投資額是一期的兩倍。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力爭今年國慶前投產。”日前,福建青拓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新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鄭建新說,通常意義上,項目建成后才投產,但青拓礦卡項目采用滾動發展模式,即建成一部分投產一部分,最大限度提高項目投入產出比。
滾動發展的底氣,源自純電動礦卡采用的新能源電池、不銹鋼新材料等均由企業自主研發制造。
自2008年落戶福安灣塢半島以來,青拓集團迅速“開枝散葉”,并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入駐。目前,已建起“原料—冶煉—熱軋—冷軋深加工—不銹鋼制品”不銹鋼產業完整鏈條,而青拓重工專用車及礦卡項目投用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
“礦卡項目是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向裝備制造業延伸的成功實踐,可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產值大幅提升。”鄭建新表示。
走進礦卡總成部件項目一期車間,總裝生產線、整車檢測線正在趕制新訂單。“目前正在裝配首批出口的40輛純電動礦卡。”鄭建新說。
純電動礦卡正在節能減排領域嶄露頭角。雖然純電動礦卡價格高于傳統燃油礦卡,但其維護成本較低,無須更換機油、燃油濾清器等配件。同時,電費比燃油價格便宜,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
對于純電動礦卡來說,充電模式備受關注。青拓重工研發的純電動礦卡創造了新能源礦卡的雙模式換電功能,可提升礦車作業場景的適應性。“礦用運輸車兼容換電站內換電、簡易吊車換電兩種換電方式,有效降低了電動車輛對換電站的依賴。”鄭建新說。
如今,純電動礦卡正被越來越多的礦山企業青睞。“我們通過提高制造、研發、備電服務等能力,力爭5年內實現年產2萬輛純電動礦卡目標。”鄭建新信心滿滿。
馳騁電動船舶新藍海
寒冬時節,位于福安市的福建福寧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一片繁忙。電動船舶工作區內,一艘船體上印有“茉莉花”“油紙傘”等標識的電動船舶格外醒目。
“這艘‘閩江會客廳’是福寧重工制造的規模最大的電動船舶,預計1月15日下水。”福建福寧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志峰介紹。
在“閩江會客廳”一側,企業為福州古厝集團建造的第二艘電動船舶正在進行結構制造。
翻開福寧重工電動船舶制造史,時間不長,但從這里下水的電動船舶卻創造了多個第一:全省首艘電動推進貨船“武夷2號”、全省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純電力推進客船“茉莉號”、寧德首艘電動觀光游船“東湖之星”……
“去年,電動船舶產值占福寧重工總產值的25%,今年預計會提高至35%。”吳志峰說。
不只福寧重工。
上月27日,國內首艘滿足沿海小船技術規則的純電動漁業輔助船“閩福安漁養20001號”,在福建信昌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開建。福安有越來越多的船舶企業正錨定電動船舶,馳騁市場新藍海。
著眼于聚鏈成群,福安成功對接福建宏輝集團,引進年產一萬艘循環熱風全自動、智能化滾塑船艇生產項目,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數據顯示,福安現有船舶修造企業31家,其中8家企業已經開始發力電動船舶產品研發。
在福安市船舶行業協會會長張清潔看來,福安船企已掌握船舶推進器、控制面板制造等核心技術。當地電機電器產業發展積淀和毗鄰的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的區位優勢,也讓福安船舶產業電動化轉型具備基礎。
“電動船舶發展潛力大,但居高不下的電池成本是船企面臨的一道坎。”張清潔坦言,“電池價格以度來衡量,目前1度價格是2000多元,占電動船舶成本大頭。”
為鼓勵船舶企業持續發展電動船舶,福安成立船舶修造產業專班,邀請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等,開展“電動賽江”專項調研;完成“電動福安”船舶發展專項規劃,積極優化當地電動船舶產業發展環境;制定先行先試工作方案,從綠色動力技術賦能、構建新型產業鏈等方面著手,進一步規范產業生態。
新的一年,寧德將加強產業的深度研究、前瞻研究,以“電動寧德”創建為試點,面向各領域探索電動化、“儲能+”等新業態新模式,助力龍頭企業搶先布局新賽道。(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陳雅芳)